【本報綜合報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在華人世界家喻戶曉,卻很少有人對其起源和真實性進行考證。然而,日本一名退休高中老師,在讀了「梁祝」故事後,深受吸引,之後踏遍大陸「梁祝」遺蹟,行程數萬公里,並將考證成果寫成論文在日本結集出版,被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會會長周靜書譽為「全面走訪梁祝文化遺存地的日本第一人,也是國外第一人」。
渡邊明次於二○○二年高中退休後,因緣際會下前往大陸北京留學。在第二年的下學期,他學習〈梁山伯與祝英台〉一文。在老師解釋下,他知道了這是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否真有其人其事?如果有,是哪裡人,如何相識相知?他向老師和同學求教,大家都說那只是一個傳說。渡邊明次不能接受這種解釋,愈想愈覺得有必要弄清事實真相,於是考證「梁祝」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渡邊明次利用節假日走遍了全大陸有關梁祝的十處墳墓、六處讀書處和一座寺廟,行程數萬公里,其中,光寧波梁祝文化公園就去了十多次,後來連售票員都認識他,見他來了就說「免費免費」。
二○○六年,渡邊明次以田野調查撰寫了畢業論文《「梁祝」故事真實性初探》,被評為當年北外「本科留學生優秀論文」。回到日本後,他自費出版了論文及其日文版合集,並與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不久又編撰出版了《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梁祝口承傳說集》,成為「日本梁祝研究第一人」。進行如此龐大的研究,千里跋涉、自費出書,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我把退休金全都投進去了。」
談起梁祝在日本的傳播,渡邊明次說,在日本,大家都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卻沒有人知道梁祝。中日文化交流歷史悠久,梁祝故事怎麼沒傳到日本呢?「梁祝故事體現了華人對美好愛情的態度和嚮往,也體現了儒家修身治國的理想。」渡邊明次說,最大願望是把已經出版的三本「梁祝」編寫成便於攜帶、通俗易懂的口袋書。「我希望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能在日本扎根,讓每個日本人都知道「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