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如育幼院 柯麗美助18失依孩子

 |2012.02.12
1768觀看次
字級

【本報高雄訊】原緣文化藝術團團長柯麗美是布農族人,二十多年來家裡彷彿育幼院,目前住了十八個原住民單親、受虐兒和孤兒。為了生計,她和女兒教孩子歌舞,爭取演出機會,叮嚀孩子自愛自重,一定要「米呼米桑」(布農族語:好好活著)!

六十一歲的柯麗美,族名是伊絲妲娜‧舞瑪兒,孩子們人前喚她「柯老」,獨處時叫她「媽咪」。她記得從前父親領薪水,沿路就把薪水散給窮苦的族人,無私的慷慨深深影響了她。

柯麗美的丈夫董森,高醫畢業後志願到山地部落行醫,九年前因癌症過世,遺願將大體捐為醫學解剖。夫妻倆二十多年前開始照顧原住民孩子,「最多時家中住了二十六個」。

董森與柯麗美的獨生女董筱君,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現在是原緣藝術總監,「我從來沒感覺自己像獨生女」,因為透天厝裡來來去去,總住著十幾、二十個孩子。

在這個大家庭,煮飯、打掃得排值日生,柯麗美母女到處爭取演出機會,孩子們也很爭氣,課餘勤練舞,充滿力與美的舞蹈,總是能炒熱氣氛,博得熱烈掌聲。他們最喜歡到餐會上演出,等到客人散後,不顧旁人眼光打包「菜尾」,開心想又可以撐上好幾頓了!有時接到演出機會,卻連交通費都沒著落,柯麗美拿獅子會捐的四輪傳動車抵押借錢,等演完再來贖車,「算不清當過多少次了,當到跟老闆都熟了!」

「愈叫可憐,就愈可憐!愈叫沒錢,就愈沒錢!」柯麗美告訴孩子,凡事要先靠自己努力,自助才得人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