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迷思1:沒時間?
談到時間,大多數人是絕對的悲觀主義者,只看到我們沒有的,卻看不到我們已經擁有的,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幸好還有一個好消息:我們隨時可以改變這種觀點。
第一個要提供給大家的減擔建議是:把你自己變成時間的樂觀主義者吧!樂觀能改變我們的思考與行動,因此,就假裝你時間充裕吧。研究結果顯示,認為自己有時間的人,舉止動作較從容不迫,處理事情也更有策略,而他們對外的表現則顯得更加自信,在同樣的時間下,得到的結果也比匆匆忙忙的時間悲觀主義者佳。因此,請抱持信心完成你的工作、處理日常事務吧。當然,這需要一點練習與耐心,但一些小小的行為改變往往就能帶來絕佳的效果。
●時間迷思2:愈快愈好!
用機器將信件分類,一個小時大約能完成三萬件;從前郵差會在上午送信一趟,如今郵差變身成了電子信箱。
我們的生活變得非常迅速,一般人認為,只有提高生活效能、不斷超越和追趕的人,才算有效率、有活力。當然,大多數人都熱愛速度,但我們的生活如果被這種高速的刺激給控制住,總有一天我們會無法煞車,一路撞進深淵。
請多發掘悠閒生活的優點。「以自我實現的生活取代成就」是慢活者的口號,他們刻意放慢速度,認為花大錢讓自己暫時脫離緊張的工作,以休養生息、紓解壓力的人是可憐蟲。慢活的人放棄跑車,改開寬敞的廂型車,想好好放鬆時也不會包套餐旅遊前往印度洋上的小島,而是在國內的海濱露營;他們追求的是少一點匆忙、多一點人生喜樂的生活。
●時間迷思3:
做得愈多,成就愈大!
準時下班不適合我們現代的職場生活?沒壓力的人就是怪咖?事實正好相反:肩上扛了太多東西的人,很快就會忙得不可開交;而任意浪費能源的人,總有一天會把電力都用光的。
因此,與其重量,不如重質。學習判斷什麼時候「夠了」,而一旦夠了,就別再為其他的事而分心,畢竟最後的結果才算數。少一點責任與義務,表示你可以把多一點的時間留給你所重視的人和事。
要有享受「空窗期」的勇氣。行事曆上沒有記錄任何行程不代表「空閒」?請對無法預期的新鮮事永遠抱持期待的心,每天都保留一些時間給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事,而中間如果真的沒有任何事情插進來,那更好,就開開心心地收下這段天上掉下來的時間,好好享受吧,因為時間與生活品質是互相連結、密不可分的。
西塞羅:「連一次都無法享受啥都不幹的人,就不是自由的人。」
●時間迷思4:
網路這些東西能節省時間!
一則透過推特發出的訊息最多只能有一百四十個字,卻能在幾秒鐘內寄送給上百萬人。我們忙著發送簡訊、電子郵件,輕鬆跨越時區,不必考慮個人的作息時間。我們可以持續不斷地和別人連線,消息不再誕生於事件之「後」──現代科技意味著「同時性」。
手機、網路等溝通技術控制了我們的生活,成了偷走時間的賊,而我們也溺斃在資訊與數據的洪流裡。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二○○八年的調查,全球每日發送的電子郵件幾乎高達兩千一百億件,而這些都還需要我們挪空去閱讀、去處理!怪不得我們反省與反應的時間愈來愈少,忙亂的感覺卻與日俱增。
因此我們需要聰明、有技巧地「暫時性失聯」,關閉這些管道,為自己保留一段較長的時間,專心處理重要事務,向隨時待命說「掰掰」。
●時間迷思5:
「多工作業」能爭取時間!
多年來,「多工作業」一直是個深受好評的方法,不論網路雜誌或生活風格雜誌全都口徑一致:現代人必須具備同時處理數種事務的能力。多工作業被視為生產力、成就與名望的關鍵。
但時代變了,報刊雜誌上開始出現「多工作業的大挫敗」、「多工作業讓員工變得更呆」、「多工作業是時間浪費」之類的標題。科學研究早已證實,總是同時做數種事的人需要的時間更久、更無法專心,而且明顯犯下更多的錯誤。有家紐約的顧問公司估算過,多工作業導致美國經濟一年損失將近六千億美元。
儘管如此,不論在職場上或私人生活中,大多數人還是依照老習慣,附帶、順手處理幾件事。這實在令人大惑不解,因為多工作業不只危害經濟,也危害健康,而相關的副作用還有抽搐、痙攣、頭痛、不安、壓力等,最糟糕的情況甚至會導致筋疲力盡。許多人硬是不肯接受這個事實:有些事我們就是沒辦法,或者很難同時處理。因此,該向多工作業的迷思告別了,寧可依照老式的好習慣,一件一件來。
●時間迷思6:休息是多餘的!
「埋頭苦幹不休息」不只是某些主管心目中的理想員工,許多人在工作幾乎做不完時,也認為這是唯一的對策。鋪天蓋地的時間壓力讓我們把休息當成惱人的干擾,我們相信,想要成功,就得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工作。只是,效率和創意是勉強不來的,也無法以鐵的紀律取代。人非機器,沒有哪個人能整天上緊發條工作。
沒有休息就沒有績效,這個道理大家其實都察覺到了也心知肚明,但我們卻還是捨不得放鬆一下。其實,光是休息一下就能為我們帶來充沛的力量與活力;何況許多成功人士都已經證明,想擁有成就與健康,休息要比壓力和加班重要多了。這些人之中的翹楚首推溫斯頓.邱吉爾與比爾.柯林頓,這兩人即使在面對最艱難的情況時,也很少犧牲午睡的時間。
李.艾科卡:「除了真正的危機時期,我從不在周五晚上、周六或周日工作。」
●時間迷思7;
慢吞吞的是懶人!
「別這麼慢吞吞的!」小時候是不是經常有人催你快一點呢?其實世上再沒有比懶洋洋地閒晃更棒的了。但不知何時我們卻忘卻了,偶爾忘掉時間是件多美好的事情。
在我們排滿檔的行程裡,已經沒有位置可以留給慢吞吞、懶洋洋和輕鬆的閒暇時光了。不但如此,連零零星星的時間和最後還能支配的幾分鐘,我們都想方設法要挖出來利用,許多人已經不知道沒有安排任何活動的閒暇時光、空窗期是什麼了。其實啥都不幹是有益的,清閒是珍貴的,甚至還是生命所必須的。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該多多安排悠閒的時光,慢慢消磨我們的時間,毫無目的地享受當下。
拉第斯勞斯.包羅斯:「人類如果不給自己時間,讓自己擁有時間,就不會有時間。」
(全文摘錄自平安文化出版《簡化時間,讓你更自由》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