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叫銅錢花
銅錢花是菊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非洲金盞菊,原產於南非,在十八世紀後期傳入歐洲,十九世紀初,就以驚人的速度成為普遍栽植的花卉。
它的葉為長匙形,葉緣有深缺刻,分枝性很好,花瓣長形,花色有橙和黃兩種,花朵的直徑約有五公分。
或許你會問:為什麼叫做銅錢花呢?仔細看看它的花,就像是一枚銅錢鑲在花心裡,所以就有了這個美名。
如何照顧銅錢花
銅錢花的繁殖方法一般都採用播種法,秋季至早春為播種適期,發芽適溫約18至20。C,約經七日後發芽。待本葉有三至五枚時,即可進行移植。
銅錢花適合在肥沃的土壤中栽培,生育適溫約5至15。C,因喜乾燥,所以要注意土壤排水是否良好,澆水時也應避免太濕,太過潮濕時容易發生病害,同時也要通風良好,否則會有蚜蟲發生。
如有蚜蟲發生時,可用5CC的薰衣草精加水1500CC稀釋,均勻噴灑於葉面及葉背,約每七天在清晨或傍晚時施用一次。記得如遇雨淋,等雨過後要再補噴,效果會更明顯。
銅錢花是少數能耐低溫的花卉之一,經過了冷冽的冬天,而在早春開花的銅錢花,淡淡的黃色一地灑開,帶給人們初陽般的喜悅。
另外,銅錢花和勳章菊一樣有白天開花,晚上閉合的習性,所以栽培環境要選擇在日照充足的地方,最好要有半天以上的光照,如此才會見到銅錢朵朵開喔!
http://www.i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