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農夫 快樂農耕

文/陳琦俊 |2012.02.05
1497觀看次
字級

編按:
耕作,是一種生活美學,用心生活、靜觀自得,是對生命體的尊重!植物是有覺知的,喜愛栽種的朋友,用愛心照顧作物,無論身在宇宙任何一隅,植物也會一直與人相知相惜、相看不厭。

生命的喜悅,來自不同生命體能彼此分享,相互給予!絕大多數人暫時無法抽離城市,而我們一定也能夠在自身居住的都會,實踐一種簡單與友善耕作、不傷害動物的飲食生活

年輕時,由於工作關係,以十年時間,探訪了世界四十多個第三世界區域;這十年中,無論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蠻荒叢林,還是戰火頻仍的東亞金三角,讓我親眼目睹了人類的無知與貪婪,環境生態造成強大的破壞。為此!我認知只有對「萬事萬物絕對尊重」,才是人類與地球和諧共處的方式。

此後便毅然回到合歡山,開始實踐「有機農耕生活」。整整十二年,這過程當中,由於年輕時工作壓力大,未曾好好照顧自己,以致腎功能發生障礙,原本要洗腎的我,放棄西方醫療,開始素食(自然食材)、靜心、務農,並過著規律生活。

五年後!不但沒洗腎,身體也回復健康。同樣!個人實踐的結果,體驗到健康必須透過心理自我的理解,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對任何事物,以不依附不占有的方式對待,更毋需強迫自己活在別人的期望下,或勉強別人活在我們的期望下,要以正面樂觀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人生,相信自己身體有自癒的能力,如此才能活得健康。

面對全球暖化問題,多年來親自探索結果,目睹大片雨林被人類破壞。雨林是地球的「肺」,失去雨林與森林,加上人類畜牧、工業、採礦等,造成的污染,我們所居住的星球,早已是面目全非。

除了力行節能減碳的生活,我幾乎有二十多年,不飲用自來水。目前在台北、宜蘭等地,教授有機農耕與樂活生活。教學的目的,期盼台北市的建築屋頂都能綠化,或者因應未來糧食短缺,而種植有機蔬果,可以減少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排碳量,更可以食用自家種的健康蔬菜。

雖然我個人食素,但在課堂上,從未強迫學員吃素,而是經常透過聚會,準備可口的蔬食招待學員。或在調裡自然食材的餐廳聚餐。幾年下來,總有幾個學員,也變成了素食者。

由於!自己種菜自己享受的原則,我很鼓勵學員,少外食,多在家裡炊煮,一周二次,最好全家人好好享受一頓健康美味的晚餐,不過!一定要保持愉悅的氣氛,找回家人溫馨和樂的品質。

「創藝‧綠生活」 是一塊包含生活創藝與綠化環保的新園地。

主角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你」。

你是如何的自給自足、快樂生活?如何的運用巧手美化善待環境?又如何創作具環保創意的設計?請與大家一起分享,讓地球更綠更美好。

文字:800字內 圖片:張數不拘 信箱:mtnart19@merit-times.com.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