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引發酷熱
小麥產量拉警報
根據「自然氣候變遷」(ature Climate Change)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暖化引發更酷熱難耐熱浪,恐造成全世界小麥作物早衰,產量降低。
研究人員警告,目前電腦模型預測低估未來更炎熱天候對小麥早衰的影響程度。
小麥是地球上最廣泛種植的作物,生長於溫帶逾2億2000萬公頃土地上。
小麥輸出國俄羅斯2010年發生乾旱和野火,迫使全世界小麥價格漲至兩年高點,凸顯全球糧食供應易受天候相關因素影響。
溫室實驗顯示,反常氣溫會導致作物老化,特別是生長季節最後出現的反常氣溫。超過小麥耐受限度的酷熱,會損害光合作用細胞。
為檢驗這些實驗和第一手觀察,史丹福大學教授洛貝爾組成研究團隊,過濾印度北部恆河平原9年衛星數據,並利用統計學方法找出酷熱對小麥的影響。他們發現,長期均溫增加攝氏2度,將使作物減少9天至為重要的生長期,使總產量減少高達20%。
陸海島生態破壞嚴重
專家憂心
大陸多名海洋相關專家警告,中國大陸海島的開發大多粗放無序、掠奪資源並嚴重破壞海島生態,若要整治修復,額外資金需求高達人民幣數百億到近千億元。
大陸國家海洋局表示,大陸所屬各海島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炸島炸礁、填海連島、採石挖砂、亂圍亂墾等活動大規模改變海島地形、地貌,甚至造成部分海島消失。
同時,海島上充滿傾倒垃圾和有害廢物、廢水排海、採挖珊瑚礁,以及砍伐紅樹林,濫捕、濫採海島珍稀生物資源等行為。這些沒有規劃只重掠奪資源的開發方式,致使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環境惡化。
海洋專家憂心,這兩年各地方政府提出的用島項目申請數將更集中,若不及時確保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提高環保標準,未來將付出的代價恐在千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