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生活節奏緊張、精神壓抑、心靈空虛、物欲膨脹的時代,人們找不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心理疾病愈加嚴重,宗教信仰的力量,就成了每個人的心靈浮板。
多數人來到佛門都想著祈求事事順心、順利,卻忘了祈求自我的佛性,點燃內在的心燈,而如何啟發佛性及點亮心燈呢?那必須透過「聞」、「思」,才能達到自我「修」練的定慧力。
佛光山在全世界建立道場,將道場當殿堂、當學校,開辦多元面向的課程,為的就是讓大眾有一處可聞與思學習的地方;而福慧家園亦承續淨化人心的弘法宗旨,每周日上午舉辦適合各年齡層的共修會,下午則有分組課程,讓大家自由選擇,歡喜學習。
一、多元的心靈課程
福慧家園每周日下午的社教課程,種類琳瑯滿目,每堂課都可讓大家感到「心靈」充實!
設計課程主軸扣住淨化心靈為方向,成人課程主要有:佛法生活化的「福慧講座」;解疑佛學的「佛法輕鬆談」;初階學佛者的最佳選擇「學佛行儀」;高階佛學研討「佛學講座——佛教論典系列」;學習美味素食料理的「素食烹飪班」;當然少不了抄經、禪坐、念佛等行門修持,共有八堂課任君選擇。
二、照顧你的身與心
素食文化已是台灣人愈發接受的飲食趨向,吃素是時尚、是環保、是健康,更是慈悲的展現,台灣各地的蔬食或是素食店相繼開張,且生意相當好,不但菜色豐富,更是美味可口。
素食者如何將家裡的廚房也變成餐廳級的水準呢?福慧家園「素食烹飪」課程,在雷何秀媛老師及專業團隊的帶領下,讓學員不僅學到技術,更學到觀念,如何配合春夏秋冬四季來調配飲食?吃素怎麼吃才不會偏食且吃出營養?如何讓家人也愛上素食?又如何能夠色香味俱全呢?這堂課照顧到大家的身。
鑑於年輕人吃素比例亦有增加,因此特別於星期六下午再加開一堂,專為青年朋友而設的蔬食烹飪班,希望上班族也能掌握簡易方法,烹調出美味的素食。每堂課後,除了品嘗自己動手做的美食,還加入二十分鐘的佛法小故事時間,期使學員能夠身與心都健康,這是人間佛教的最佳體現。
三、深入淺出學佛法
佛法雖然博大精深,但絕不致令人望塵莫及,佛法是生活化的,能「用」在每個時刻。所以,福慧社教課程設計數堂深入淺出的佛學課程。
二○一一年「福慧講座」共開辦了三十六堂,有逾兩千人次參加,部分特色主題包括:武藝與禪觀、法會中的文學、南無佛吉祥如意、好因好緣靠自己,以及從《六祖壇經》談持戒守心等生活化的心靈課程。如果對佛學有疑問者,則可以「佛法輕鬆談」為下手處,其主題廣涉生活、家庭、夫妻、親子、自我修行、教育、心理學等,亦運用電影為探討方向,讓大家輕鬆學佛法。
初到佛門的人,常感到規矩頗多,然而佛門的行住坐臥均有其用意,可幫助「心」的專注,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使初學佛者建立好的觀念,特開「學佛行儀」班,讓大家了解佛門的稱謂及威儀之養成;當然亦有適合深入佛學者的「佛學講座—論典」班,每季邀請精於研究佛學的講師教授如《百法明門論》、《大智度論》、《十地經論》、《大乘起信論》、《中論》等論典,藉由祖師大德所淬鍊的佛學精華,使現代人更能悠遊於佛法大海中。
四、大人小孩樂學習
福慧家園所規畫的周日課程是親子共享的。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菩提種子應從小扎根,故亦規畫兒童班課程,諸如兒童舞蹈、歡樂鼓、閱讀與寫作、象棋入門、日文會話、繪畫及書法班等。
課程前更會引導孩子禪坐,訓練專注,增加學習力,同時更加入品德教育,引導孩子學習知足、感謝、惜福及有禮貌,讓大人及小孩於假日時有一處學習的平台,並促進親子間的互動,真是一舉數得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