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苗栗訊】苗栗縣三義鄉知名工藝師陳南鄉收藏許多骨董家具,包括上百件古妝台;透過他的巧手和技術,這些原本面臨廢棄的家具又重現生機。
現年六十四歲的陳南鄉十五歲時被父親送到家具行當木工學徒,從磨刀、刀具使用學起,循序漸進嘗試做畚斗、矮椅、茶具架、洗臉架等,最後學會製作精美的神桌才算出師。
陳南鄉紮實的基本功夫,奠定細木雕刻、家具製作的深厚功力,讓他多次獲得工藝競賽大獎。
二十年前,骨董店裡一張由「紅眠床」改裝的貴妃椅,改變了陳南鄉的生活和工作重心,他積極投身舊家具的改良修復,以及舊料新用的創意家具製作。
除此之外,陳南鄉也躋身收藏家的行列;在眾多收藏品中,他對古妝台特別鍾情,收藏了逾百件,年代從清末到光復初期。任何一張收藏的古妝台,陳南鄉都能娓娓道出它的故事,從歷史年代、特殊工法到其背後反映的社會情況,陳南鄉都能透過骨董家具,剖析、還原時代的變遷。
陳南鄉指著一張清末時期的古妝台,上頭的鏡子僅約巴掌大,他說:「早期科技不發達,鏡子是多麼昂貴的奢侈品。」鏡台不只讓婦人梳妝打扮,也是家族身分、社會經濟能力的表徵。
此外,每個時期的古妝台雕刻工法、特色和材質都不同,修復工作相當考究。
陳南鄉表示,他的修復方式和別人不一樣,總是將家具拆解,找出問題的核心,然後重新修復、組合,絕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樣整理太潦草,木頭爛在裡面也不知道」。陳南鄉因此被封為「家具神醫」,他自豪地說:「經過我親手整修的家具,保證不一樣。」
陳南鄉說,每件作品背後都承載了先人的情懷及工藝人畢生的技藝,透過古妝台,他能從中品味跨時空的精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