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竹南訊】苗栗縣竹南鎮保民宮摸春牛活動邁入第九年,昨天廟方舉行「春牛點睛」儀式,為壬辰年的春牛開光,數百名幼童爭摸春牛,氣氛相當熱鬧。
策畫人賴銘仁表示,摸春牛的儀式可回溯到周朝,因農業社會資訊不發達,農民不識字,不知新年的氣候,因此古代官員會依不同顏色代表天干、地支,畫在牛頭、牛身;芒神的所在位置則代表立春的時間等方式,來繪製春牛圖,供農民分辨節氣、氣候。
今年是壬辰年,天干「壬」在五行中屬水,牛頭是黑色,地支「辰」屬土,牛身是黃色,昨天竹南鎮長當選人康世儒、代理鎮長范陽添分別為芒神、春年點睛開光,為摸春牛活動揭開序幕。現場數百名幼童隨後排隊,爭著摸春牛,邊摸口中也念著「摸牛頭、子孫會出頭」、「摸牛耳、吃百二」、「摸牛嘴、大富貴」等吉祥話,希望能在新年有好運氣。
賴銘仁說,春牛高四尺代表春夏秋冬,長八尺代表立春、春分、立夏等八節,芒神手上的柳枝則代表二十四節氣,春牛與芒神的各部位都具不同意含,是農民耕作的生活依據,但現代人都不知春牛的意義,保民宮從九年前開始舉行摸春牛活動,讓民眾重新認識這項傳統。
六歲的詹松凡已連續兩年摸春牛,昨天摸春牛時直說:「過年摸春牛,會有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