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巴塞隆納電】中風是失能主因,研究顯示,不論在何種年齡發生中風,二成四的女性及四成二的男性可能在五年內,發生二次中風。患者重殘或死亡的風險,會隨著每一次中風的復發而增加。讓血脂偏高的中風倖存者服用降血脂藥物,再次中風機率可減少一成。
這項評估如何幫中風患者降低膽固醇數值的大型研究,日前刊載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五日在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心臟醫學會暨歐洲心臟醫學會,也引發討論。
哈佛大學教授Christopher Can-non分析,這項結果突顯中風倖存者即使沒有心臟病史,接受Ator-vastatin治療,對預防二次中風也有助益。
Atorvastatin是史他汀(statin)類的降血脂藥物,用於血脂過高、並有心臟病家族史、高血壓或吸菸等多項危險因子的患者。常見副作用是脹氣、便秘、胃痛和胃灼熱感;肝功能不佳、哺乳婦女及懷孕或準備懷孕婦女不適用;服用者若出現肌肉疼痛或無力,應告知醫師。
降血壓
愈早投藥效果愈好
【本報高雄訊】高雄長庚醫院臨床發現,近五成高血壓病患只要服用一顆藥物就能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但部分病患卻須一口氣服七種藥物才能降低血壓。
針對高血壓病患的治療,此次全球暨歐洲心臟科醫學會達成了「越早投藥、效果越好」的共識,只要正確使用藥物,且用對劑量,例如,選用添加利尿劑的複方藥物(ARBS),即可保護心臟及腎臟,並能達到降低血壓、血糖等目的。
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方志元表示,最理想的血壓標準值為120/80,對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高危險性病人而言,血壓應維持在130/80以下,對一般民眾而言,135/85以上即屬高血壓前期。
美國研究發現,血壓如果超過160/100,就應該直接考慮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來治療,無須從第一線用藥開始使用,藉此大幅降低糖尿病及腎臟功能所帶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