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台北訊】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葉伯壽主任昨天表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失智症的患者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研究,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有百分之五至八患有失智症,八十五歲以上則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主要為大腦退化的老年失智症,又稱為阿茲海默氏症,約占百分之六十。
葉伯壽說,這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以大腦皮質功能的退化最為明顯,主要症狀為記憶力減退,初期可能只是輕微的忘記,但記憶力的減退可能逐漸嚴重,在判斷能力、抽象思考及計算能力上均有障礙,走出家門會迷路,原來脾氣很好的人,變得愛發脾氣,約一半的病患還有妄想、憂鬱或暴力等精神異常的行為。
另外,血管性失智症(多發性腦梗塞)約占百分之十至二十,葉伯壽指出,主因為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臨床表現可能是突發性或階梯式漸進性變壞,這種疾病的演變較迅速與突發,智力變化時好時壞。其它如硬腦膜下腔出血、良性腫瘤、甲狀腺功能過低、抑鬱症、巴金森氏症等,也是造成失智症原因。
葉伯壽提醒民眾,家中長輩若有記憶力衰退、說話表達困難、判斷力變差、個性急劇改變、重覆問問題、對生活事物失去興趣、甚至在熟悉的地方也會走失等情形,應立即尋求記憶特診(失智病患門診)就醫,以期及早發現失智的病因,進而早期診斷及治療。
二十一日正逢失智症發現一百年,為了讓民眾對失智症更加了解,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搜羅失智症相關電影,免費開放民眾入場,報名表請先傳真至(○二)二三三二八七七,或電(○二)二三三二九九二。
若遇失智症相關問題,也可致電「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諮詢電話(○二)二三三二○九九二,將由專業人員提供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