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長期居高不下的中國通貨膨脹在去年十二月略微下滑,帶給北京當局刺激遲緩經濟的更大空間,不過,政治上相當敏感的食品物價仍大幅上揚。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大陸去年十二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百分之四點一,略低於十一月的百分之四點二漲幅。統計局並表示,二○一一年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百分之五點四,遠高於政府百分之四目標。
十二月的生產商物價指數(PPI)漲幅,也從十一月的百分之二點七降到百分之一點七,遠低於十月的百分之五。
不過,十二月的食品價格漲幅仍從十一月的百分之八點八擴大到百分之九點一。分析師指出,十二月食品價格大漲,和今年春節落在一月有關。民眾在一星期的春節長假之前,通常會大肆購物、辦年貨,食品、酒類等零售商品價格都會跟著上揚。
食品支出占貧困家庭每月開銷的一半,豬肉價格激增百分之二十一點三與穀物價格上揚百分之六點九,是十二月食品價格繼續上升的主因。
分析師表示,通貨膨脹下降為北京政府掃除一大障礙,可以有更大的空間降低利率或採取其他措施刺激經濟成長。然而,食品成本持續上升仍可能讓中國領導人感到束手縛腳。
中國大陸的消費者物價漲幅去年七月曾飆到百分之六點五的三十七個月高峰,但隨著政府採取系列措施壓抑物價,上漲率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