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大自九十九學年度起,即針對大一新生試辦英語聽力測驗,去年九月開學,也對新生進行第二次測驗,結果發現,第一次有百分之十六的受測學生,成績達不到全民英檢中級,去年測驗顯示有百分之十一,台大開學後,也幫成績不理想的新生開「補救班」,加強英聽能力。
台大外文系副教授、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主任馬耀民表示,台大每年新生約四千人,第一次英聽測驗約三千三百人參加,其中,五百多人成績不到全民英檢中級,第二次扣除外籍生、免修英語的學生後,共二千七百三十九位接受考試,結果有百分之七十二達中高級程度,已達大學畢業門檻,達不到中高程度共二成八,其中,還有百分十一,約三百人達不到中級,即不到高中畢業程度。
馬耀民指出,去年成績比前年進步,一部分是去年改在語言教室考試,學生戴耳機,採電腦線上受測,比起第一次在四百人階梯大教室,學生聽錄音機作答,減少外界干擾,作答效果也不一樣。
各學院表現方面,馬耀民說,從兩次測驗看來,工學院、管理學院、文學院、法律學院的學生表現較好,相較之下,農學院成績較不理想,以科系分析,數學系在理學院當中、護理系與其他醫學院科系相比,學生英聽能力較弱。
馬耀民表示,去年台大新生中,採申請的學生學測英文科平均有十四點二級分,指考英文成績也有八十四分,但台灣的考試制度重視作答,而非語言實際應用,因此大學生的聽力、閱讀、寫作等能力反而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