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彭日鏡新竹報導】早年鄉間流行「烤桶柑」,相傳吃了可鎮咳、化痰,治療感冒咳嗽,值此流行性感冒肆虐各地之際,老一輩民眾建議,怕吃藥的民眾、尤其是小孩子,不妨試試,吃多了也不會有副作用。
老一輩說,在農業社會,烤桶柑極為稀鬆平常,用筷子將柑橘鑽幾個洞,將鹽塞入裡面,放進柴灶中烤,當柑橘的皮被烤成焦黃,就可取出食用,早年是阿公的私房菜。
中醫表示,早年小朋友的零嘴不多,烤過的柑橘甘甜可口,就成為孩子的最佳零食。根據中藥藥學記載,柑橘的皮有鎮咳、化痰的作用,中藥裡的陳皮、廣皮就是柑橘皮。烤柑橘塞鹽巴,透過鹽的滲透,炭火的熱度析出橘皮裡的藥性和果肉混合,是極為通用的民俗療法。
日前在竹縣峨眉鄉舉辦的桶柑節活動中,出現烤桶柑的攤位,吸引不少老一輩民眾回憶兒時的記憶;年輕人對此早年的民俗療法,則感到十分新鮮,吃起「燒燒的」桶柑,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