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廣東及山東等地出現「橡皮雞蛋」,煮熟的蛋黃能彈起二十公分。大陸媒體近來踢爆假雞蛋製作過程發現,化學原料製成的人造假蛋成本不到五分錢卻能賣到五毛,暴利達十倍。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山東煙台王先生在商店買了二斤雞蛋,裡面摻了三個人造假蛋。王先生打蛋時發現雞蛋硬如石塊,他用力敲碎後蛋白已有些凝固,煎好後嚐一口發現假雞蛋口感很差。
大陸媒體記者測試發現,煮熟的假雞蛋蛋黃往地上丟會彈起二十公分。
大陸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董金獅表示,假雞蛋是化工原料加食品添加劑製作而成的。他說,假雞蛋殼是由碳酸鈣加入石蠟、石膏粉混合,倒入模具成形,關鍵是蛋白和蛋黃的製作。
他透露,蛋白和蛋黃可用海帶提煉的海藻酸鈉製作,海藻酸鈉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但單獨拿海藻酸鈉做蛋白蛋黃是不可以的;製作蛋白和蛋黃還要加入明礬、明膠等,蛋黃部分還要加入食用色素如檸檬黃。
他指出,長期食用假雞蛋對人體有不良影響。檸檬黃會讓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兒童會出現「過動症」;明礬含有鋁對人的智力發育也有影響,導致兒童的智力低下及老年癡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