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優秀教師對學生的啟發無可取代!」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昨天表示,研究很重要,但好的教學影響力更大,校方正研擬新的獎勵制度,希望實質鼓勵資深優秀教師投入教學。
清大昨天舉行《師鐸清華》新書發表會。清大副校長葉銘泉表示,清大不只重研究,也重教學,清大特聘教授制度不僅針對研究做的好的老師,也包含優秀教師,顯見清大對教學的重視。曾獲三次傑出教學獎的葉銘泉說,教書秘訣在於充分準備、深入淺出,而且要將知識生活化。他笑說,他的太太許臨高在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任教,也有一座傑出教學獎,「兩人加起來,家裡已有四座教學獎!」
清大從民國七十一年起頒發「傑出教學獎」,並於九十七學年度創立「傑出導師獎」。《師鐸清華》記錄十八名三次傑出教學獎得主、二十五名兩次傑出教學獎得主,以及九名傑出導師獎得主的人生故事。
獲獎兩次的物理系教授林秀豪表示,人生很多重要的事情,是無法直接教學生的,老師的工作不是在教育,而是在啟發學生認識自己的才能。他希望學生學到面對人生的態度。
另一位獲獎老師生命科學系副教授焦傳金認為,好老師有兩個條件:態度與熱情。
焦傳金說,研究可以帶來個人成就感,影響很深,但總有起伏,無法維持在巔峰。教書則是持續的事,每一年都會有新挑戰、新學生,能對學生發生影響,是件比研究還值得的事。
陳力俊表示,時代衝擊,教師工作也面臨許多挑戰;校方正討論相關制度的改變,研擬設置講座,希望以實質待遇及榮譽的提升,鼓勵資深優秀教師投入教學。
陳力俊說,老師不僅要將多年練就的一身好本領傳授給學生,在如今極具挑戰與競爭的環境中,老師還要引導學生、啟發學生,並將教育現場的主動性與思考權還給學生,以培育學生獨立精神。
他說,教師工作面臨衝擊,現在是學校分數愈打愈高,但內容卻愈來愈淺。網路教學影片普及,不僅精緻,而且免費。而研究與教學之間投入比重的取捨,也是老師常面對的問題。不過,「網路影片就算再精緻,優秀教師對學生的人生啟發是無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