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巴馬總統特使、美國財長蓋特納昨(十日)抵達北京訪問,和專責經濟金融事務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進行工作晚餐,蓋特納今天將與總理溫家寶、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及副總里李克強會面。周四則轉飛日本會見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和財務大臣安住淳。
在歐債危機持續惡化,美國又將在今年舉行總統換屆選舉,蓋特納作為歐巴馬特使訪中,預示此行不單只是推動經貿合作那麼簡單,分析指稱,白宮希望和中國解決經貿合作存在的問題,以刺激美國經濟復甦,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減少歐巴馬連任的困難。
美國官員透露,蓋特納與中國高層會談時,將觸及中美貿易爭議及中國被指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等敏感話題,此外,他亦會遊說中國支持制裁伊朗,停止進口伊朗原油,但北京早前表明反對其他國家將國內法凌駕國際法,實施單方面制裁。
早先媒體報導,蓋特納此行可能面臨北京當局抗拒。中國大陸對於美國宣稱人民幣匯價被低估不表苟同,兩國在雞肉、鋼鐵等商品貿易也紛爭不斷。與此同時,歐洲景氣低迷危及全球經濟前景,蓋特納將尋求避免出現任何公開分歧。
前財政部官員、現任職華府投資研究公司ACG Analytics Inc.的梅洛(Stephen Myrow)表示:「中日分別是全球第二與第三大經濟體,同時也是美債兩大買主,這些關係必需持續滋養扶植。」
情報與外交事務分析師指出,美國欲制裁伊朗發展核武,希望中日支持削減進口伊朗石油,可能無法獲得中國官員認同。
據美國能源部統計顯示,去年上半年伊朗石油出口,其中中國大陸所占比重達百分之二十二,日本為百分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