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藝術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透過藝術媒介、心象、藝術創作過程及當事人感受,作為發現個人潛在情緒衝突、人格發展、心智能力及興趣等投射。提供非語言表達和溝通機會,允許當事人經由非口語和口語的表達及藝術經驗,讓當事人較為放鬆,增加自我覺察能力,探索個人的問題及潛能,協助他們內心世界和外在世界更趨一致。本欄由台安醫院藝術治療師群,將治療心得與感想供讀者參考。
作為藝術治療師,最常被問的是「什麼是藝術治療?」,我總是反問對方,「你覺得什麼是藝術治療呢?」答案因每個人對藝術改變人生的理解與熱忱而不同,透過直接經驗與感受藝術創作過程,你將從中發現,回歸藝術作為自我反映,藝術不僅可作為生活的樂趣,更可成為治療工具。
我與藝術治療的第一次接觸,是剛成為大學新鮮人時,因離家的孤獨感,或面對未來的茫然,我常自我批判,也對外在世界無奈。大二那年我休學了,想藉工作體驗,找尋超脫困境的途徑,結果一切仍在失控中。
工作一段時間,我踏上遊學之旅,旅行拓展了我的眼界,但對我幫助最大的卻是一本小小的畫冊。
當我了解自己的身心正在失衡,我拿起蠟筆畫畫,就跟小時候一樣,我沒有把自己看成是藝術家,只是強烈想要以文字以外的方式,記錄情緒、想法與經驗。
有時候我隨意在紙上塗鴉,有時候將畫紙撕下送給隔壁的小孩,慢慢地我發現,這是我能找到寧靜、逃避控制我的生活的方式。甚至,我心中常浮現安定、輕鬆的力量;這正是我在成長過程中失去的─單純的快樂。
幸運地,當時寄宿媽媽在安寧病房從事護理工作,她邀我參與醫院義工,在分享活動中我遇見一位藝術治療師,看見在藝術活動中病患能坦承表達對死亡的情緒與恐懼,透過心與手的靈性舞蹈,使他們超脫生理疾病與心靈恐懼的雙重經驗。
即使處在疾病危機中,每個人都有機會藉著藝術,找回創造力,創造人性的價值。我找到「藝術治療是什麼?」的答案。
創造力能釋放內在力量,內在對話則開啟心靈意象的真實,這正是藝術作為治療,指引心靈追求健康的動力。
(作者為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美術治療師 邱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