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大醫院研究發現,約六成腎盂及輸尿管上皮癌與馬兜鈴酸有關,全台近四成民眾攝取過馬兜鈴酸,這些人可能都是泌尿上皮癌的高危險群。
台大泌尿部主治醫師陳忠信提醒,曾在幼兒、青少年期服用過龍膽泄肝湯、疏精活血湯等中藥,或食用過來路不明中藥的民眾,要提高警覺,一旦突然血尿,應立即就醫。
台大醫院昨天舉辦「腎病變及泌尿上皮癌國際研討會」,陳忠信指出,泌尿上皮癌是台灣地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生率世界第一,每年新診斷病例約三千名、約一千人死亡。
為找出原因,台大醫院進行大規模臨床調查,結果在六成泌尿上皮癌患者腎臟中,發現馬兜鈴酸嵌合在DNA上的證據,顯示這類癌友有六成曾暴露馬兜鈴酸汙染,包括中醫師在內,最年輕患者僅二十四歲。
台灣大學公衛系教授王榮德隨機抽樣二十萬國人用藥資料庫,發現三成九民眾曾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國人長期處於馬兜鈴酸環境卻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