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社大變漂亮了!」許多學員到校上課,發現木工、繪本、編織、玻璃鑲嵌、刻印、攝影、廢紙漿雕塑、藍染、拼布等作品布置在教室、牆壁等角落,都發出讚美聲。
台南社大以「城市就是我的教室」為教學導引,讓素人創造出許多不同媒材的台南故事。昨天起社大把學員創作的每個故事作品,布置在走廊、教室,成為「素人美術館」。
台南社大已邁入十一年,長期來關心環保、公共事務議題,也藉由不同的人文藝術學程,培養了許多素人創作者,特別是美學社群,吸引上班族、勞工或家庭主婦,創造自己的第二人生。
台南社大「旅行學生趴趴GO」是最熱門課程,學員用旅行、逛街的方式,以色鉛筆記錄台南街頭的老店、景點等。「老公常跟著我去『旅行』,也加入繪畫行列。」
台南社大「城市夢工坊—學員創作展」,展出至十三日,邀請民眾到社大欣賞素人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