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的叮嚀】 面對病危關 首重事前規畫

吳育政 |2012.01.05
984觀看次
字級


常常看到病人意識不清,長期在醫院裡依賴著呼吸器及鼻胃管灌食維持生命(這時候所謂的生命就是心臟有在跳,血壓量得到)。病人的家屬也認為這種情況對病人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是在折磨病人。可是,因為之前病人沒有交待,家屬沒人敢作主,醫師當然更不敢作主。於是,昏迷、機器、心跳、折磨、無奈,只好這樣繼續下去…

我們都花很多時間在學習一技之長,工作賺錢,追求另一半,建立家庭,及養育小孩等等。許多人還會花錢買保險,預防將來意外發生時,家中經濟才有保障。可是,對每個人都會碰到的生與死之間的病危關,卻很少人肯去面對。以前不肯面對還無所謂,因為以前沒有那麼多醫療設備及藥物,所以病重時能延長的時間有限。而現在,呼吸器、洗腎機、葉克膜、洗肝機應有盡有。在這麼多機器及藥物的支持下,心臟想不跳,有時真的很難。

假若你不想在病危關時任人擺布,希望能在此時,家人及醫師都會遵照你的意願來照顧你。那你就必須坦然面對,花點時間來思考你的意願,然後寫下來,同時跟家人說清楚。

目前在人工維生設備的選擇有三種:不給予、給予後必要時撤除、及給予後維持到死亡為止。就我個人的觀點,許多病人在現代醫療的治療下可以康復,在治療期間有時包含人工維生設備的短暫給予。

因此,除非是病情已有明確的診斷並到末期,認定無論用任何機器或藥物都是不可逆的,才考慮選擇「不給予」;不然的話,我還是建議病人選擇「給予」,以免喪失有時可能存活的機會。至於在給予後,要不要撤除,要撤除的話是要在什麼情況下撤除,就依病人本身的意願而定。

大家常說百年身後事要如何如何。可是,人死一了百了,不論如何,那都是別人的事。而人死之前的百年身前事,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不面對、不管的話,要誰來面對誰來管?所以,趕快找時間好好思考,然後寫下「病危關時,我的意願…」─這張才是我們對自己、對家人最重要的保單。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 吳育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