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欣的丈夫早死,幸而還有一雙兒女陪伴,且兒女都算孝順,即使已各自成家且居住在外,但一到假日都會回家與阿欣作伴。可是阿欣仍感到孤獨,因此常常一天打多次電話給兒女,卻也因此影響到兒女的生活,導致雙方有些摩擦,阿欣該如何是好?
葉紹國教授詳解:
在這件案例中,我看到的是一個曾經一生奉獻兒女、全然忘我的姐妹,一時之間失去奉獻的目標與意義,竟找不回自己了。
人生的任務有階段性,當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就要往下一階段邁進,一直停留在原地打轉是一種阻滯現象,想要停留既是不可能,也是痛苦萌發的原因。人生每一階段的任務都有不同,遭遇的主要問題也不同,解決了一些問題後,通常又要面對其他問題,所以,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挑戰。
做父母與做老師的角色有幾分相似,都是以幫助另一人的成長發展為任務,以對方比自己更勝一籌為榮(希望他們比自己更充實、更榮美、更有成就),而且給予衷心的祝福。為了自己而阻礙對方的成長與前程,絕非父母或老師的願望。
阿欣有一對好兒女非常令人羨慕,但是,人生中的問題終究必須自己去面對,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也無法代為承受。孤獨與生俱來,無可逃避,學習自處是所有人今生的功課。
請阿欣回想一下,自己年輕的時候是不是曾經愛好什麼、想參與什麼,卻因家庭、兒女無法如願?是否曾經許下什麼願望,想去實現卻不可得?你曾想和自己年少時代的閨中摯友相聚,或與他們傾心對談嗎? 你曾羨慕別人擁有某項才能或才藝嗎? 你願意打開心扉嘗試不同的經驗嗎?如學外語、唱歌、跳舞、繪畫、樂器,去聽一些人生哲理、文學、歷史、社會的演講或課程,或可以增進科學新知的課?
回想一下這一生中,曾經有長輩疼愛過你嗎?你曾得到師長的鼓勵嗎?他們都老了吧!你願意去探望他們嗎?你願意去表達感謝之情嗎?
看到電視新聞播出一些災難事件,你是否曾想去幫忙那些困頓中的人?可是到現在你都還沒有踏出第一步 !
你希望多交些朋友或遇到一位可以談戀愛的對象嗎?當你局限自己的時候,生命就萎縮,你也不容易有機會;當生命煥發著光彩,你的魅力自然增加,孤獨自然離你遠去! 另外,你也可以多花點時間學習打扮自己,讓自己看起來更美、更有自信。總之,何妨站在陽光下,讓別人看見你!
發展才能、培養興趣,脫離自我限制的圈圈,多與他人來往,把愛從自己孩子身上移轉到其他的孩子,並擴及其他的人,那麼妳就可以從其他人身上得到溫暖、活力及能量。許多有意義的事進行著,生活會更精采、話題更豐富,妳就再也不會是一個孤獨的人,子女也會更加的尊敬與感念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