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曾任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現為全職媽媽和哺乳達人陳鈺萍,在臉書上發起「不要探視產後媽媽」的呼籲獲熱烈回響。
陳鈺萍說,產後一個月,是嬰兒與母親建立關係的重要時刻,寶寶需適應,媽媽需休息,外人探視會干擾母嬰,哺乳容易中斷,建議親友等媽媽做完月子後再探望比較好。
陳鈺萍認為,寶寶剛出生,需認識這個世界,媽媽的聲音、氣味、體溫、心跳能讓寶寶感到安全穩定,且剛生產完的媽媽身體虛弱;加上母親大多不希望親友擁抱小孩,怕會有感染風險。媽媽產後不妨先傳簡訊告知親友報平安,待寶寶滿月後再與親友見面。
台灣母乳協會祕書長高宜伶說,新生兒的胃非常小,剛出生一次僅吃五至七西西奶水,需要不斷補充,一開始媽媽一天至少需要哺餵十至十二次,有時幾乎每小時都在餵奶。這時若有太多訪客,會忘記餵奶,或不好意思在親友面前哺乳,降低成功哺餵母乳的機會。
高宜伶建議,媽媽至少產後兩周、待母奶哺餵較為穩定後再接待訪客,訪客們探望時,也要提醒自己不要停留太久,並且記得洗手,避免寶寶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