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的總站 你來過嗎?

文/福慧家園整理 |2012.01.01
2105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二○一○年四月四日指導開辦「福慧家園」,希望有一處修「福慧」及祈「平安」的殿堂,讓大眾回到法身慧命之家,同時在假日也有個心靈休憩的好去處。

回顧六百個日子,福慧家園不論是上午的主題共修,或是下午的分組課程,均秉持「以共修淨化人心」的宗旨,設計讓大眾薰習且能活用的內容。綜觀福慧家園共修會的特色如下:

一、融和傳統,創新修持

早在宜蘭雷音寺時,星雲大師就以念佛會來帶領信徒共修;其後,全球的佛光山道場,定下每星期六晚間為共修時間。幾十年來,法會共修多半以經典儀軌、唱誦法會為主。但隨著時代變遷,共修方式亦須與時俱進。

星雲大師說:「佛光山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推動共修的佛教,希望以共修來淨化人心,這是當初開山的四大宗旨之一。現在又再更上一層樓,成立福慧家園,成為全世界分別院推廣共修的總站。」

福慧家園共修融和傳統更創新形式,課程多元,具啟發性且有趣味,每三個月為一季,過去的主題包括:從受恩到報恩、演藝人員甘苦談、空中妙有call in的廣播世界、企業心管理、軍官與僧仕、雲端科技與禪定、佛教心理學,以及佛陀紀念館系列主題等,由主持人及多位與談人以說、唱、讀、演等方式共同演繹及分享,深度落實「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的人間佛教理念,還有二十分鐘的祈福法會,將共修功德回向十方。

二、不限年齡,全民共修

在過去,佛教常被認為是誦經念佛的老人佛教,常有人說:「等到我退休,年紀大點再去寺院。」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應打破僵化的思考模式,「學習」是不限年齡的,應要把握時機,創造「走出去」的想法,「走進來」學習的觀念。

共修會開辦至今,共舉辦了八十六場,近七萬人次參加。參加者有家庭主婦、銀髮族、青年、企業主、醫生、護士、教師、兒童等各階層人士,透過福慧家園的修心平台,淨化心靈,體會共修之美,達到「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五和的人間淨土。

三、心靈假日,淨化人心

每個星期日,上午九點半至十二點為主題共修會,下午一點半至三點有分組的社教課程,如生活化主題「福慧講座」、佛法解疑課程「佛法輕鬆談」、初階學佛者最佳選擇「學佛行儀」、高階佛學研討「佛學講座—佛教論典系列」、學習素食料理的「素食烹飪班」,還有抄經、禪坐、念佛等行門修持。

另外,兒童班課程除了有兒童舞蹈、歡樂鼓、閱讀與寫作、象棋入門、日文會話、繪畫及書法班之外,更加入品德教育,引導孩子學習知足、感謝、惜福及有禮貌,讓菩提種子從小扎根,更促進親子間的互動,是一舉數得的好去處。

四、福慧大門,歡迎進入

來福慧共修會除了把智慧帶回去,精進參加共修會者還可領取修持護照及獎勵。星雲大師為了讓來者歡喜,每周參加共修會者都可帶回一份平安紀念品;為了便利來山的信眾,特設高雄市、鳳山、屏東等八線共修專車,免費接駁。

「福慧雙修人人有望,家園平安個個都能」,一幅對聯道出世人喜求「福慧」,樂得「平安」的「心」趨勢,福慧家園門已開了,歡迎大家前來找尋人生的幸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