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丰采-- 水果 煉金師 南華生技系學生獲獎

劉家均 |2012.01.01
113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劉家均嘉義大林報導】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大四兩位同學陳昱璇和林雅英,在系主任林俊宏助理教授的指導下,以「藏在農業廢棄物的黃金─火龍果莖多醣體萃取及應用」專題,榮獲財團法人中技社一百年度「科技獎學金」。

財團法人中國技術服務社成立於一九五九年,以引進科技新知,培育科技人才,協助國內外經濟建設及增進我國生產事業之生產能力為宗旨。為帶動國內科技研發風潮,特別設置獎學金獎勵傑出的優秀人才。近年來更因應國內外發展趨勢,以「科技、公益、創新」為精神指標。

個性不同 團結互補

就讀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的陳昱璇和林雅英,在升大三的暑假時,加入由林俊宏主任所指導的「環境及應用微生物實驗室」團隊。兩人開始結為同組夥伴,主要以發酵細菌性纖維素與多醣體萃取為研究方向,但研究能力不局限於此,舉凡發酵槽、環境水質檢測、化學物質分析……等等,皆熟悉其實驗方法及操作步驟,對於多醣體萃取與細菌性纖維膜的取得及製造亦十分熟悉。

雖然是個性不同的兩個人,陳昱璇和林雅英卻能發揮互補作用,因此在實驗過程中,能各盡所能,將各自的工作做到最好,並自發利用課餘時間進行研究與實驗,遇到問題時也會共同討論並詢問指導教授,以利實驗。

她們從「火龍果莖多醣體萃取及應用」研究中發現,火龍果莖萃取多醣將可增進農民效益,對於環保及資源再利用也具有開發價值。因此期望能以環保、節能減碳、安全、且具經濟性之含多醣體物質的製備方法,讓其產物可多元應用,以改善農民生計,提高農業廢棄物的附加價值及農民收益,並製成低成本且富含多醣體之飲品。

志在參與 脫穎而出

陳昱璇和林雅英兩人皆表示,雖然在研究過程中,遭遇種種挫折,但在指導教授及家人的鼓勵之下,讓她們重拾動力繼續研究下去。兩人不僅致力於此項實驗研究,並且特別申請專利。由於並有七校十隊共三十五位同學參加,當初她們是以志在參加,不在得獎的精神,期望藉由競賽活動跟自己挑戰,並累積實力,經過書面審查及口試,她們的努力終究獲得肯定,並榮獲「科技獎學金─科技創意組」之殊榮。

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林俊宏指出,專題實作是該系教學研究特色,期望學生能從研究發想、籌設、執行、產品試製、成果發表及技術轉移的研發過程中,自發學習及創造生物科技的未來價值。期望透過多元化的教學與深入的研究實驗,培育學子成為「本於自然,用於健康」發展方向的優秀人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