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太陽光電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太陽光電為大地打傘遮蔭

周芳旭 |2011.12.29
2252觀看次
字級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位在屏東縣內埔鄉,占地二十公頃,有豐富的自然生態美景,園區內還有六頂巨型大傘,象徵著六堆「六」這個數字,在Google Earth搜尋,就可以看到這六座大傘形成的顯著地標喔!

關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太陽能傘,有一個重要典故要和小朋友分享。屏東古名叫「阿猴」,清初就有文獻記載:「阿猴林大,樹蔽天」、「行數日不見日色」,兩、三百年前,這裡大樹高聳直達天際,每天在陽光下默默進行光合作用,走在這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裡,好幾天都曬不到太陽。

如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代表客家文化特色的「傘」作為意象建築,重建當年大樹蔽天的遮蔭景象,傘下的空間可以避免烈日過度曝曬,適合人類活動,傘面上的太陽光電板,則將太陽能轉為電能,提供傘下活動所需。

這六頂巨型大傘,有五頂是鋪設了太陽能板的太陽能傘,提供了三百七十五坪遮蔭面積,就像當年「阿猴」原始森林樹冠層的遮蔭作用。它由經濟部能源局提供經費補助,一百二十五kWp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與園區建築巧妙整合,成為太陽光電建築最佳經典示範。

根據統計分析資料,民國九十九年在屏東縣市裝置的太陽光電系統,平均每kWp每日發電量約為三點三三度,這五頂太陽能傘每年發電量預估可達十五萬一千九百三十一度電,約可減少九萬二千九百八十二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十二萬五千平方公尺(相當一百五十個網球場)森林綠化效果。

認識太陽光電專欄今年介紹了太陽光電的發電原理、發展歷史、太陽光電系統分類、校園應用、公共建築應用、住宅應用以及生活應用。小朋友一定開始對太陽光電有很多創意和想法,你們就是未來的能源專家,不管是綠色能源應用的發明家、建造綠色城市的建築師、推動綠色政策的政治家、以及環境教育家,都是我們未來的永續生存的希望!

(有聲閱讀:教育電台兒童ECO,周六12:05~12:3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