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寒流到,民眾警覺眼歪嘴斜、單側肢體無力等症狀是中風前兆,趕在黃金三小時前到醫院急救,最近中風病患塞滿加護病房,急診醫師每天都在「喬」病床,忙得不可開交。
新光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宗倫說,出現眼歪嘴斜、口齒不清、視力複視、單側手腳無力等症狀,百分之七十四是腦中風。
王宗倫指出,最近淒風苦雨,溫度偏低,急診室都是心血管、呼吸道及腸胃疾病患者,救護車送中風病患到醫院前,急診醫師都會詢問病人中風時間,提前準備血栓溶解劑,趕在三小時內注射藥劑。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表示,醫界教育民眾「搶救中風黃金三小時」,是在缺血性腦中風症狀出現的三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急救,扣除送醫路程、急診檢查時間,最好二個小時內到院急診,並以電腦斷層掃描釐清究竟是出血或缺血性腦中風。
急診中風患者急救後,需在神經加護病房觀察,台北榮總和新光醫院均指出,急診醫師每天都向加護病房「喬」病床,請病情好轉的病人讓床位給急性中風患者。彰化基督教醫院則是病床總量控管,把別科的病床「借」給心血管病患使用。
天氣冷颼颼,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是自然生理反應;不過,巫錫霖指出,高血壓病患千萬別自行加藥降血壓,應該回去找醫院調整藥物;曾經中風的病患更要規則服用抗血栓、抗血板、降膽固醇或血壓血糖的藥物,規律復健,預防二度中風。
王宗倫解釋,缺血性腦中風發生時,人體也會升高血壓供應末稍血流,貿然降血壓,就像在血管末稍血壓不足時,「還把水龍頭關小」,更容易造成末稍缺血。反之若是出血性腦中風,必須要降血壓減少出血,不能使用血栓溶解劑。
巫錫霖提醒素食民眾注意,為使蔬菜更添風味而使用許多油脂鹽份,一樣會造成高血脂和高血壓的風險,天冷之際也要注防範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