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一到冬天就想吃火鍋,但每回吃完後就上火甚至感冒!難道美味的背後藏著什麼健康危機?
A:火鍋是冬季常吃的美食,除了增添飲食樂趣,也為寒冬增添暖意。
涮、甩、蘸火鍋味道最佳。把肉片放入火鍋裡用滾水涮熟。肉涮好了,從鍋裡夾出來,別忘輕輕甩一下,把掛在肉上的湯水甩回鍋裡。要不然蘸佐料時湯水混在裡面,佐料會愈來愈淡,味道大減。
蘸佐料時,要把肉浸到佐料裡徹底翻攪,讓肉片充分沾上佐料。才能口口鮮美。切忌把肉片泡在佐料碗裡,筷子拌來拌去,肉和佐料全走味了。
吃火鍋,太麻、太辣、太燙最容易生病。吃火鍋有「一燙當三鮮」之說,好像不燙,味道會大打折扣。但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只能耐受攝氏五十至六十度,火鍋濃湯溫度卻可高達一百二十度,食物燙熟即吃,容易燙傷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加上麻辣刺激,易誘發消化器官炎症和潰瘍。
不全熟的食物味道鮮嫩,是人們喜歡吃火鍋的原因之一。一味貪圖鮮嫩,食物沒燙熟就吃,不僅影響營養成分消化吸收,還可能未殺滅的細菌和寄生蟲,引起胃腸道感染,建議莫吃半熟食物。
火鍋湯煮久少喝為妙。因反覆沸騰的火鍋湯,維生素等養分已破壞,飽和脂肪、鈉鹽、嘌呤等有害成分特別多,這些成分均是肥胖、糖尿病、痛風等多種慢性疾病的誘因。
火鍋一吃幾小時,以脂肪含量高的肉類為主,胃腸道必須持續分泌消化液,長時間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還可能導致蛋白質、脂肪攝取過量引發「富貴病」。吃火鍋最好控制在二小時內。
火鍋吃多容易上火,一周吃一次最佳。涮火鍋常吃完肉就忘記主食、蔬菜,容易營養不均衡。享受美味時,別忘蔬菜和豆類搭配。
(作者為衛生署暨國民健康局運動健康促進指導老師、中醫博士 趙叔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