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10大景點

 |2011.12.24
3604觀看次
字級


禮敬大廳八

禮敬大廳八塔、天宮百萬人功德碑牆護生圖、禪畫禪話萬人照相台十八羅漢八宗祖師觀音殿、金佛殿、玉佛殿四館展示佛光大佛

禮敬大廳是來到佛陀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建築,象徵以恭敬心「禮敬諸佛」,由此進入佛國淨土。大廳前有兩座雕像,右座白象,為紀念佛陀乘白象入胎降誕人間,也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左座獅子,代表佛陀的般若法音、無礙辯才。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內設服務台、文物流通處、郵局、銀行等,也可在此享用平安粥及佛光茶。

八塔、天宮

佛館主體建築採「塔」式設計,本館上方四聖諦塔為印度大塔造型,成佛大道兩旁則羅列八座中國式七層寶塔,高38公尺,塔基座設有簡報室、接待中心,提供各種資訊及陳列文物、書籍等,可在此閱讀、休息或喝茶。八塔一樓塔基以上七層稱為「天宮」,收藏各種佛教珍貴文物。八塔名稱分別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及八道。

百萬人功德碑牆

沿著八塔有兩條風雨走廊,從禮敬大廳直達本館,可遮陽避雨。靠近禮敬大廳的長廊牆上,一邊刻著「佛光山開山記」,一邊是「佛陀紀念館建館緣起」,都是中、英文對照。再往前走,可見長廊上刻有「千家寺院百萬人士碑牆」。

護生圖、禪畫禪話

功德碑牆另外一面,是藝術家豐子愷先生的「護生圖」浮雕,由現代藝術家精心彩繪,共有86幅,每一幅畫都是最佳的生命教育教材。本館外牆上,另繪有40幅圖文並茂的「禪畫禪話」,述說禪門的故事,如「月亮偷不去」、「自傘自度」等,富含禪機與哲理。

萬人照相台

通過300公尺的成佛大道,就是「萬人照相台」,共有37個階梯,象徵「三十七道品」。站在台階上,面向東,背後是一尊世界最高大的銅鑄坐佛;轉身向西,有八座寶塔為背景,兩個方向皆可拍照紀念,留下美麗瞬間。

十八羅漢

過了萬人照相台,來到「菩提廣場」,可供萬人以上集會。廣場兩側分別種植小葉欖仁樹,樹下有「十八羅漢」尊像,分別是佛陀十大弟子,加上迦留陀夷、賓頭盧、周利槃陀伽三位尊者,以及降龍、伏虎羅漢。另有三尊女性羅漢——大愛道、妙賢和蓮花色比丘尼,象徵佛教倡導「男女平等」的精神。

八宗祖師

菩提廣場兩邊的長廊,刻有二十二幅的「佛陀行化圖」,及星雲大師書寫的古德偈語二十二幅「一筆字」。經過「菩提廣場」,在即將進入「本館」前分立中國佛教八宗祖師的尊像,一邊是重視「行門」的禪宗達摩祖師、淨土宗慧遠大師、律宗道宣律師、密宗善無畏大師;另一邊則是以「解門」為重的天台宗智者大師、華嚴宗賢首大師、法相宗玄奘大師、三論宗嘉祥大師等。

觀音殿、金佛殿、玉佛殿

佛館本館內有「三殿」、「四館」。三殿是:觀音殿、金佛殿與玉佛殿。金佛殿供奉泰國僧王贈送的金佛,玉佛殿供奉緬甸珍奇白玉雕刻而成的臥佛,及東方琉璃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的彩色玉雕。左右兩面牆更雕有世界各國不同形制的寶塔,蔚為塔林,以香木雕刻而成,象徵佛陀度眾的聖地。

佛陀真身舍利即供奉於玉佛殿中。

四館展示

本館的四館,第一館是「地宮還原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地宮文物。第二館是「佛陀館」,採用4D科技展現佛陀一生弘化事蹟。第三館是「佛教節慶館」,介紹佛教一年當中的節慶。第四館「宗史館」,記錄佛光山開山因緣與未來展望。本館最高的三樓,供奉佛陀的真身舍利,要參拜佛舍利,必須事先預約,有專人導覽、說明。

另有四十八座「地宮」,搜羅能代表當時代文明的物品,一百年開放一次,全部開完須四千八百年。

佛光大佛

矗立在佛陀紀念館上方的「佛光大佛」,右手比蓮花指、左手結接引印,面帶微笑,尊容圓潤飽滿,不論工法或藝術性都是傲世之作。「佛光大佛」含佛陀紀念館基座高度共108公尺,相當於36層樓高,共創下幾個「世界之最」——世界最高坐佛像、施作工期最短、結構及材質由台灣自行研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