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4D佛教電影 佛館上映

郭書宏 |2011.12.23
427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大樹報導】有「世界級佛教新聖地」之稱的佛陀紀念館,昨首度開放媒體搶先看!國內外一行媒體記者觀看全球第一部4D佛教電影、禮拜千手千眼觀音時有龍女童子遞上大悲水、目睹以「三聲帶」語言開口道恭喜的彌勒佛,還有見識國內首見三百六十度環型投射螢幕,讓與會記者看得目不轉睛,嘖嘖稱奇這些結合最新科技的動態情境與體驗式設計,彷彿讓人置身佛國淨土。

大師講述 建館因緣

佛館將於二十五日開館,佛光山昨邀請五十餘名海內、外媒體人先參觀體驗,眾人無不讚歎佛館的恢弘規模與設計巧思;「慶祝佛陀紀念館落成系列活動」記者會,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親自主持,向媒體介紹落成一連八天精采系列活動,並回溯建館因緣。

大師表示,一九九八年他赴印度傳授三壇大戒時,貢噶多傑仁波切自感年事已高,將保護多年的佛牙舍利託付予他,此顆佛陀真身舍利輾轉由尼泊爾、泰國,最後迎回台灣佛光山,而在接受捐贈舍利的當下,他亦決意建塔供奉,因而匯聚千家寺院、百萬人士的力量,建就今日的「佛陀紀念館」。

不收門票 陸媒好奇

在場記者不免好奇向大師提問:建設佛館的意義是什麼?它又是誰設計的呢?大師表示,佛館的建設與高鐵與捷運的意義一樣,是要帶給人歡喜、給人方便,不同的是,交通設施是硬體的建設,佛館是歷史的建設,是人心的建設,「我也曾說過,誰能有『無我』的觀念,誰就能興建佛陀紀念館。」

「顧名思義,佛陀紀念館是屬於佛陀的,也是十方的,是大眾的;只要有人需要,誰都可以親近它。」大師介紹,佛館有禮敬大廳提供各式服務,有三殿八館可禮拜,更有世界最高銅鑄座佛,所有設施皆提供個人、家庭、學校、機關團體,來團聚、聯誼,或戶外教學,共同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讓人人看見自己、肯定自己,進而提升自己。

由於佛館採免收門票參觀,大陸媒體關心對外開放後營運問題。大師指出,在大陸參訪佛教聖地,是要收門票的,但信徒跟宗教信仰間不是買賣關係。

記者體驗 面露驚歎

目前佛館工程已進入驗收、圓滿階段,昨到訪的媒體提前體驗前所未見的佛教與科技相融合設備,例如進入本館的普陀洛伽山觀音殿,見識善財童子與龍女會拿楊枝淨瓶,自動為遊客手中觀音杯注入大悲水,記者頻頻驚呼:「太神奇了!」

媒體團亦參訪「佛陀的一生」常設展,第一個觀賞點是4D電影院,逾十分鐘影片濃縮佛陀誕生、成長、出家、苦行、降魔、成道、說法、涅槃等歷程,觀看電影隨著佛陀生命歷程,感受模擬實境的微風、震動等聲光效果,甚至還有自空中飄下實體菩提葉,讓平日見多識廣的記者各個面露驚歎之色。

本館二樓挑高的「大覺堂」可容納千人集會,有國內首創三百六十度環型投射螢幕,以劇場概念結合修行概念,打造出一個模擬實境的體驗式空間。而「佛教節慶」常設展中的彌勒佛,不但會動,還會以國、台、英三種語言向民眾開口道:「恭喜!吉祥!」,種種新奇並觸動人心的軟硬體設備,讓記者紛紛相約落成系列活動還要再來採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