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生命的學習歷程】 靈性照護點滴

姚建安 |2011.12.21
953觀看次
字級

六十二歲王女士罹患子宮內膜癌合併肺轉移,化療效果不好,有明顯腸胃道阻塞,進食困難、體重驟減,身體極度衰弱。主治醫師告知家屬已無法治癒,建議接受安寧療護團隊照護。家屬配合轉床,但不要將事實告知病人。

病人剛住院時,非常焦慮不安、難過,因為她無意間瞥見緩和醫療病房的招牌,認為來此就是等死、嗎啡會讓人上癮,堅決不用,經醫師解釋、安撫情緒後,才願意使用。

疼痛和喘的症狀控制穩定後,團隊成員主動到病床照護、關懷。幾天後,視障音樂家到安寧病房演奏鋼琴,王女士知道表演者全盲,憑著堅毅精神學得一手好琴藝,主動來表演,希望安慰病人和家屬,非常感動,也感謝醫療團隊用心安排。

建立好醫病信賴關係,翌日,我與臨床宗教師、心理師前往探視時,看到病人的媳婦幫她按摩,法師立即誇讚媳婦孝順,病人說二個兒子與媳婦都很乖,一直想來照顧她,但怕影響他們的工作,所以盡量不麻煩他們。

談到最近剛離婚的大女兒,在私人公司上班,比較沒保障,對她的未來較擔心。心理師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只要覺得快樂就好,兒孫自有兒孫福,王女士也認同這樣的想法。

護理師詢問病人來病房的感覺如何?王女士表示大家都對她很好,也陪她說話,讓她打破鬱卒已久的心結,心情比較開朗。

談到生病過程,病人說在多年前覺得身體怪怪的,但朋友說是更年期的關係,不用理會它,如果當初去檢查,現在也不會這麼嚴重。

她覺得人生還沒有享受就生病,「過去的興趣是爬山,現在已沒辦法完成登山夢。」法師引導她,用「心」再爬一次山,再把過去美麗的風景回憶一次。

有一天,我與臨床宗教師、義工等去探視她時,病人手持念珠專心念佛,法師詢問病人在念哪一尊佛,借此釐清病人念佛的真正想法,病人回答:「南無觀世音菩薩」。

病人問法師什麼因緣會來這裡,法師:「把握機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也因為你們面對疾病苦難的態度,值得學習。」

病人順道談到世間的無常,如南部八八水災,很多人無預警下就被土石流沖走了。法師:「對!所以如何增長善心和智慧,是不是比生命的長短更重要?」病人點頭微笑說,聽了師父的話,心情比較好,也較想得開。(上)

(作者為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 姚建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