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百年學測社會科公民與社會題目有的很難,由於一百零一年考題是「九五課綱」最後一年,台南一中公民老師廖翠雰預測,題目「應該會爆難」;答題的時候,要找出題目中的關鍵字,她強調,公民與社會科「只要有念就有分,放棄太可惜。」
公民與社會占社會科題目三分之一,共有二十四題,都是單選題。廖翠雰表示,學測考一至四冊,基本上會平均出題,但第一冊通常會考得少一點。公民與社會的複習方式,課本要讀熟,且要搭配時事一起看;讀報或看新聞時事,也可拿來印證課本,尤其是九月至十二月初的時事要格外注意。
各冊的重點,補教老師法羽表示,第一冊重點包括自我形成及性別議題等,時事方面如性騷擾防治法、家暴法等都應了解。
第二冊須熟讀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羽說,大法官釋憲制度、兒少法、刑法中的罪刑法定主義等都應了解,最近相關的時事有江國慶案,因此,應注意冤獄賠償法;他說,著作權法每年都考,繼承方面也受青睞。
廖翠雰表示,民法每年都考很多,最近超商咖啡漲價被認定是聯合行為,因此被罰款,考生應注意消保法和公平交易法。至於媒體識讀在「九五課綱」第二冊中只有一小段,到了「九九課綱」中變成一冊,也應注意。
第三冊談政治,法羽表示,西方民主理論、政府體系如內閣及總統的雙首長制,都很重要,時事方面,要了解公投法。廖翠雰則提醒,今年有選舉,政府體系很重要,ECFA也要知道。
國際關係部分,美國總統歐巴馬提的TP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及美國和中國大陸的互動等,也要留意。
第四冊是經濟學,供需、國內生產毛額(GDP)、機會成本等一定要弄懂。今年歐債問題很嚴重,經濟衰退成為全球重要議題,廖翠雰提醒,要了解歐洲五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及中國大陸降低存款準備率等時事。(系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