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的大統一 ──再見列寧 Goodbye Lenin

陳念萱 |2011.12.18
1765觀看次
字級

在兩德統一的關鍵時刻,東德年輕人為盡孝道而創意百出地捏造歷史畫面──這就是《再見列寧》的故事大綱。導演沃夫崗貝克以悲喜劇雙向操作的手法,詮釋柏林圍牆倒塌前後的東西德雙邊文化衝擊,藉由一個假造的虛構場景,讓母子互相展開白色謊言,荒謬又逗趣的欺騙行為,寫實地道出了小市民的心聲。

兒子孝順的「復古行動」,過程爆笑又驚險萬狀,機智又機動性強烈的「美麗謊言」,為柏林圍牆倒下的血腥恐慌經歷,作了幽默的超解讀。尤其是主角與好友聯手打造的連串假新聞,雙向反諷真實的荒唐與真相的可信度,點活了千瘡百孔的信念崩解,讓人開懷大笑,卻在笑中禁不住流下理解又銘心的眼淚。

一九九二年就寫出《再見列寧》故事大綱的柏安特力頓表示當年未受青睞,因為歷史的差距不夠大,那個販售歷史的年代正在消失,「尋找歷史」的懷舊契機尚未出現,直到五年年遇到導演沃夫崗貝克,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彼此琢磨,共同創作了《再見列寧》的最後腳本。

來自西德的柏安特力頓,以將近四個月的時間到東德尋訪歷史軌跡,《再見列寧》中的演員,除男主角外,全來自東德,故而更能真實地呈現當代的文化氣質。進入東德探訪期間,柏安特力頓的最大收穫是官方的宣傳紀錄片,他發現:「多年來東德的電視新聞千篇一律,每天不斷重複吸食毒品死亡名單以及經濟進展一片大好的新希望……」因此讓他有了創作主軸的靈感。

然而東西德統一之所以能夠成功的真相,除了是雙方各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民意願,東德始終開放西德電視頻道,對彼此的社會發展並不陌生,因此雖有文化的理念差異,卻在溝通上沒有產生太大的衝突障礙,彼此妥協較容易達成共識。

影評一致認為,《再見列寧》擺脫了歷史回顧的沉重包袱,以幽默風趣的超越態度陳現生活中的困境與悲傷,是個非常成功的悲喜劇綜合創作。資深影評人藍祖蔚尤其讚賞其中的背景音樂,襯托出片子的浪漫特質,創造出風格獨具的歷史風貌,既保留了童年記憶的集體懷舊情結,又追悼了逝去的歷史真相,有畫龍點睛之妙,沒想到柏安特竟然爆料:「配樂是上映前兩星期才找到的,導演說這是最好的聖誕禮物……」

而《再見列寧》的成功質素,除了可貴的親情有劃時代的歷史見證背景襯托,其政治企圖模糊的超凡態度,真實地表達了老百姓求生存的本質,才是《再見列寧》受到全面無國界歡迎的感人因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