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敏慧台北報導】天氣變冷了,不少人么喝聚餐吃火鍋,祛寒進補的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藥燉排骨一一上桌;醫師提醒,有三高、痛風等慢性病以及肥胖的民眾,對上述冬季熱門菜肴,以及即將到來的冬至湯圓都應節制取用。
以痛風為例,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林兆啟說,天氣一變冷,許多大半年不見的患者再度現身。主要是火鍋、藥膳都屬高普林食物,一些人禁不住誘惑,吃一次沒事,就放心再吃一次、兩次,痛風就報到了。
林兆啟表示,高湯是主要元凶,加上肉類、動物內臟、蝦貝類、凍豆腐、香菇等高普林食材,如果不節制,體內尿酸合成量增加,就很容易造成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最常見的發作部位是第一蹠趾間關節(大腳趾近腳掌處關節)紅、腫、熱、痛,其次是腳踝、膝關節,也曾出現在耳朵。
他說,痛風以男性居多,肥胖、有家族病史、愛喝酒者為高危險群。女性則多見在停經後婦女。曾有名五十歲婦女,為減重拿豆漿當開水喝,喝了一周就痛風發作。卻不知豆漿、豆苗、豆腐的普林都不少。為避免痛風或引發其他慢性病,少喝湯(湯底多高鹽、高油、高普林)、多喝水,多吃蔬菜、節制肉品攝取是保健通則。
對於即將到來的冬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主任洪若樸說,市售包餡的湯圓,一顆約三十公克重就相當於七十大卡,四顆的熱量就等於一碗飯;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要酌量攝取。
為避免熱量過高,以及長者和小孩吃湯圓不好消化、吞嚥困難,北市聯醫忠孝院區營養科昨天設計一款健康的創意湯圓供民眾參考。營養師林姿吟在一斤糯米粉中加入半斤豆腐,既可減少糯米攝取量,也降低黏性,並增加綿密豆香。
此外,亦可加入新鮮的火龍果、百香果、葡萄柚、黑芝麻、紅麴等,既有天然繽紛色澤取代人工色素,又多了水果的鮮甜和纖維。
洪若樸提醒,無餡小湯圓五小顆熱量約等於一顆包餡湯圓,而包餡湯圓的攝取量建議一天不超過兩顆,即小湯圓不宜超過十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