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日耳曼】 精打細算 過日子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2011.12.15
1168觀看次
字級



有機會在德國生活,不管是留學生,或是結婚定居於此的人,最有同感的應該是,來德國生活之後開始變得節儉,花錢無法再像在台灣時的痛快,主要原因就是德國的物價比台灣貴很多。

首先就是課稅重。曾有許多定居德國多年的人開玩笑說,還沒到德國前,羨慕德國社會的完善福利與制度,等到真正在德國生活,才發現美好生活全是來自人民的萬萬稅。德國什麼都要稅;繳給教會的稅、看電視、聽廣播也要繳稅,養狗也要繳稅,買一包香菸也含有環保稅、還有房稅、車稅、薪水領得愈多稅繳得愈多……羨慕德國人的生活嗎?真的去問問一般收入的上班族及中產家庭,聽到的答案多是,每個月領到薪水,扣除基本的生活開銷,再扣掉一堆有的沒有的稅及保險費,就沒剩多少錢了。

高價的汽油費,也是德國人的無奈。一公升汽油花費約一點六四歐元(約六十五元台幣),是台灣的二倍多,一台1600c.c.的自用小客車加滿油,大概需要三千二百元台幣。搭大眾運輸工具也不便宜,例如搭火車,也許只是十分鐘的路程,大概就要花掉五歐元(約二百元台幣)。

上洗髮院剪個頭(含洗髮)也要四十歐元(約一千六百元台幣),這麼貴還無法享受像台灣那樣專業的按摩及洗頭技術。以前在台灣三不五時就去做按摩,來德國後,還真成了奢侈的享受,四十分鐘四十歐元,等於按摩一分鐘一歐元就不見了,我這個當家庭主婦的,實在狠不下心來,將一個星期的菜錢拿去做按摩。

德國外食費用也很貴,一份麵條加肉片的簡單德式快餐,就要六歐元到七歐元(約二百多元台幣),就算只買個麵包夾香腸,也要五歐元(二百元台幣),外食代價太高,也難怪德國的主婦們都要認分地在家煮飯,因為再怎麼說,先生從家裡帶到公司的便當還是比較省錢。

德國消費高得讓我從以前那個花錢從不想太多的人,變得開始跟德國人一樣,錙銖必較。

至於在德國生活,哪些部分是便宜的,仔細想一下當然還是有的,例如:德國有機抗敏的嬰兒食品HIIPP(喜寶),因為是原產地,比我在台灣買便宜了一半;另外德國媽媽們最愛光顧的dm超市,裡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嬰幼兒有機商品,不管是孩子的衣服或奶粉、尿布等,也常讓人覺得物超所值。

另外只要是本地產的水果也都不貴,如蘋果、西洋梨、櫻桃、葡萄等;當季在超市賣的博登湖出產的蘋果,一包十顆只要三歐元(一百二十元台幣)左右,有機蘋果汁更是好喝又便宜,以六瓶裝成一箱(六公斤)只要六歐元左右(台幣二百四十元)。

若不想花大錢買書,那就到市立圖書館借書,通常只需要繳十到二十歐元不等的年費,就可以到圖書館去借書或電影來看。

德國的圖書館資源豐富,除了書類齊全,也將空間布置得很宜人,另外為了照應到幼小兒童,還有特別為親子專門設計的專區,沙發、遊戲的布偶、看也看不完的插畫童書等,這麼棒的場所,一年二十歐元我很乾脆的繳了。生活在德國那麼貴,像這麼優質的文化資源,應該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效益,還是那一句話,人民從口袋裡拿出來的萬萬稅,是創造德國美好生活的最大功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