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今年八十八歲,除了重聽,走起路來仍是精神抖擻;八十歲的媽媽因為年輕時為家付出過多的心力,造成現在的身體常容易疲累,所以當他倆一起走在路上時,老爸都會主動牽起老媽的手扶持著。這幕鶼鰈情深的畫面,總是贏來路人豎起大拇指稱讚,但在家裡卻不是那麼回事。
個性內斂的老爸,沒事時不是看報就是閱讀,很少會主動找話題聊天,要他開懷大笑更是難;而老媽年輕時除了忙家事、做裁縫外,鮮少培養其他興趣,沒事常會憂煩許多身邊瑣事,身體毛病自然也較多,偏又遇到不懂得生活情趣的老爸,兩人的世界裡似乎都需要增添一些活潑精采的畫面來點綴。
因此只要有我陪伴兩老的日子,他們難掩的雀躍心情就會表露無遺,不論帶他們到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都是開開心心的。我們一起唱著熟悉的老歌,一起玩左右手交替互
換的腦力激盪遊戲,一起做呼吸運動,可愛的爸媽都樂意配合,並且唱作俱佳呢!
然而,縱使我深深相信高齡的爸媽仍有很強的活動力,但他們不能時時刻刻靠子女幫忙啊!某天朋友邀我參加佛光山的抄經活動,我念頭一閃:「爸媽平時在家若能靜下心,做這修身養性的事情,老媽就沒時間胡思亂想,生活也不會太無趣了。」再聽朋友說,他八十六歲的媽媽,腰椎、膝蓋、手腕都受過傷,還是可以參加,於是我就放心大膽的替爸媽報名,並邀請弟弟陪同參與。
抄經的日子一天天接近,媽媽卻開始對自己失去信心,找了各種理由想打退堂鼓:「高雄天氣太熱」、「高雄太遠、坐車太久,怕身體吃不消」、「我好久沒拿筆,怕不會寫字了」…連爸爸也擔憂媽媽的定力不夠,也許真的不適合去抄經。幸好兩老不固執,最終還是聽了我話,答應嘗試。
活動那天,我們與朋友及她母親結伴搭高鐵南下,巧合的是兩位老媽媽同是新竹客家人,聊起來一見如故。雖然爸媽是第一次到佛教聖地抄經,但也很快就入境隨俗,並且發虔誠心遵守那兒的寺規。
寧靜莊嚴的抄經堂,每堂課有七十分鐘,兩天共五堂課很快就結束,主持的師父對這三位超過八十歲的老人家讚許有加!原來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媽媽除了因疲累偶爾打瞌睡外,其他時間都是全神貫注的一筆一畫,臨摹著《心經》的字字句句;有書法底子的爸爸更是得心應手,一篇接一篇完成。
回到台北沒幾天,弟弟來電說,爸爸最近翻箱倒櫃找出一疊泛黃的宣紙,媽媽也重新配了副老花眼鏡,因為他們決定在家抄寫《心經》。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媽媽居然想試著了解心經的內容!感謝這趟佛光山行,讓爸媽視野變寬了,不僅結交了朋友,也尋到了自己的方向。
(本文由「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提供http://mypaper.pchome.com.tw/melodywang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