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二十八歲的裴翠嬌來自越南,二十一歲嫁來台灣,雖然婆婆和先生相繼去世,但為了三歲的兒子,決心留在台灣,除了打零工,也希望透過外配識字班的學習,讓自己更有能力教養兒子,昨天獲教育部表揚。
台灣外籍配偶人數達四十五萬六千八百一十四人,不少外配努力學習,且不畏逆境,展現自立自強與自助助人的精神,教育部舉辦外籍配偶「生活學習楷模」表揚,昨天共有各縣市二十二人受表揚,男性有兩人。
裴翠嬌的婆婆及配偶於九十八年相繼過世,與三歲幼兒相依為命,白天在腳踏車工廠打工,母子經常相依在夜間的外配識字班上課,同學有學習溝通障礙,她常主動協助化解,樂在學習的精神,感動不少人。
裴翠嬌表示,嫁來台灣沒多久,婆婆就中風,先生九十六年罹患大腸癌,九十八年過世。越南還有爸媽等家人,在台灣,除了兒子,沒有親人,但她堅持留在台灣,「因為兒子是台灣人,且同事、老師等都是我的親人。」
來自緬甸的六十八歲李奕初,跟太太在日本認識,原本在日本當廚師,一九九八年來台灣,前七年沒有學中文,因為不會講國語,都在家看電視,直到五年前才開始學習。
他說,學中文初期,覺得很難,但現在中文溝通不再有障礙,未來還計畫繼續就讀高中學習日語,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