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透過數位科技也能「觀自在」!即日起台北當代藝術館邀請台灣大學影像與視覺實驗室洪一平教授,帶領學生於捷運中山地下書街舉辦「觀自在—數位之眼互動藝術展」,集結了「觀眼」、「觀氣」、「觀動」、「觀碰」、「觀意」五種不同的數位感應器,分別以各式最新潮的圖像與最科技的運算回應觀眾的互動,展期至明年一月八日。
台北當代藝術館表示,「觀自在」顧名思義就是「觀」內在的「自」己是否存「在」,本次展覽為台大首度策畫的科技藝術展,展出五件互動作品,其中最吸睛的電視牆裝置作品〈我相〉,透過牆面上一張張名人相的不斷跳躍變化,彷彿可感受到科技時代資訊傳播的快速,也傳達名利的短暫,當民眾站在作品前面時,攝影機會隨著民眾觀看視角的改變,擷取民眾的眼球移動與變化,並自動為民眾攝像,同時將影像傳送至電視牆,產生「觀」與「相」的相互呼應變化。
另一件受歡迎的作品〈點蝕成金〉,曾於中正機場候機區展示,運用感應器偵測民眾的呼吸律動,乘坐上彷彿毛公鼎的座椅,民眾的吸吐將牽引著毛公鼎流轉於千年時空中,當呼吸規律、元氣飽滿時,用手指點觸毛公鼎,可將千年毛公鼎還原成兩千八百年前的樣貌,感受點蝕成金的生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