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 全家一起騎單車

張燕滿 |2011.12.01
991觀看次
字級

為了慶祝小女兒已能完全脫離輔助輪,我們一家四口,決定將騎乘腳踏車的路線拓展到社區外。

行前,我再三叮嚀孩子:遇到斜坡,一定要下車牽車走,手一定要抓著煞車,以防腳踏車滑落,還有絕對不可以坐在座椅上順著地勢俯衝;在騎乘過程中,要按照排好的順序前進,不可以搶快,最重要的是,要隨時注意來車……。

我們的排序是:爸爸排第一,當開路先鋒;姐姐排第二,妹妹排第三,長幼有序;我則墊後,隨時注意他們姐妹倆的狀況,行前慎重的列出規範,我們就出發了。

想不到這條清幽的小徑也有許多令人驚訝的地方:七里香開得特別大、特別香;冬瓜成熟了掛在藤上,十分醒目;小型的自家菜圃裡有多種少量的蔬菜;靠近小徑的盡頭是一間還在興建的寺廟,豎立兩旁的菩提樹,令人自然而然靜下心來,享受晚風。

不過正因寺廟尚未完工,地上泥沙散落,小女兒急著學爸爸和姐姐迴轉,動作太快,一不小心摔車,膝蓋擦傷了。這個經驗讓她知道要讓旋轉的弧度大些,動作要慢些……。

回程時,或許車輛變多了,孩子一急,竟想要與爸爸並排,占住了整條小路,我急著要他們靠路邊,外子則一面要他們歸隊,一面令他們停在路邊,讓車輛先通行。

回到社區內,我們再次叮嚀孩子,路上的交通可能出現任何意外,這也是我們所擔心的。曾經有朋友說,她很擔心孩子在外面可能會遭遇危險,所以不准孩子的任何請求,結果孩子反而背著她做了很多足以令她瞠目結舌的事;也有朋友對於孩子的請求照單全收。他認為就是要讓孩子盡情的去經歷他所期待的事,這樣孩子才會成長,將來就能無懼的面對任何事了。

這樣的兩極化,有各自的冒險與收穫,只是,對於前者的想法,我不忍心關閉孩子對成長與外界的好奇;對於後者,我無法放任孩子闖蕩而坐視不管。

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為了讓孩子經歷成長的需要,與其在家裡擔心孩子的安危,我們起身,一起陪伴孩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