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為提升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水準,南京市在台灣多家環保公益團體的參與策畫下,舉辦「綠寶藏」垃圾分類教育展,向當地市民介紹台灣的垃圾處理經驗。
「綠寶藏」展以貼近青少年、貼近市民、寓教於樂的形式,通過實物、圖表、宣傳畫等形式,介紹台灣和歐美等國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利用的做法,以及南京將要實施的垃圾分類措施。
如何利用垃圾是展覽的重點,展出了多個台灣垃圾資源再利用的案例。像回收的塑膠瓶,被碾成碎片後,經過抽紗、織布程序,做成「環保布」,並製成各種服裝。
展覽中還介紹了台灣的垃圾分類理念及垃圾處理的相關規定。例如,扔出去的垃圾必須是「乾」的而且是「乾淨」的,有油漬的餐盒要洗乾淨、晾乾才符合回收要求。
南京市市長季建業表示,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通過有效分類回收就可以產生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這個展覽的目的就是讓市民了解先進的垃圾處理理念,為下一步推廣垃圾分類回收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