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雅態】溫文儒雅討人愛 溫文儒雅討人愛

吳東權 |2011.11.28
6385觀看次
字級

文/吳東權

形容一個人有雅態,那是非常難得的讚譽。

雅態,是一種不同流俗的閒麗威儀、溫文儒雅的良善態度。凡是被稱為雅人、雅士、雅友、雅吟、雅玩、雅風、雅潔、雅客、雅度、雅量、雅論、雅樂、雅趣、雅儒、雅妍、雅姿等,都是讚譽的稱謂;而一個人的處事態度能夠被人家冠以「雅」字,就是好現象。

因為這個「雅」字,蘊含了淡雅、風雅、文雅、高雅、清雅、幽雅的意思,將它加在任何一句名詞或動詞之上,表達的意思,絕對不會是一句壞話。

儒雅,指的就是讀書人的外表和態度,古人云:「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古人讀的書,以四書和經史子集為主,大都是先聖前賢的遺教,讀之耳濡目染而心領神會,自然成為一個溫文儒雅之士。反觀現代社會,由於出版、網路、廣播、影視亂七八糟的作品層出不窮,導致視聽者未能學到「溫文儒雅」的境界,反而愈學氣質愈差,令人非常遺憾。

試看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甚至還當選民意代表的人,站在國會殿堂上卻是口出穢言、行為粗暴、態度蠻橫,真是叫人汗顏;還有為人師表者,竟在大庭廣眾中口出國罵三字經,較之教育程度不高的人還不如,溫文儒雅的稱謂,對那些人簡直是一大諷刺。

雅態,《禮記》中說是恭敬而溫文。《疏》:「恭敬而溫文者,謂內外有禮,貌恭心敬,而溫潤文章,故云。」可知雅態應是發自內心的敬意,由內到外,在容貌上表現出恭敬的態度,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個正人君子。蒲松齡在《聊齋誌異‧陳錫九》中云:「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焉能作賊?」就是說雅態之士,和那些讒言獻媚、的媚態之人有所不同,是不會做壞事的。

「雅態」兩字見自宋代詞人柳永〈雪梅香〉:「可惜當年,頓乖雨跡風,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及〈尉遲杯〉:「盈盈秋水,恣雅態,欲語先嬌媚。」柳永用「雅態妍姿」形容美女,自有一番見地,因為女性文靜雅致,也是一種美姿。畫家描畫古代女性的雅態,常用撫琴、戲鳥、葬花、賞月為題材,畫幅上常題;「有畫難描雅態;無花可比芳容。」可見一個女人的雅態,只可意會,很難描繪。

雅態對男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它是以內在的涵養為基礎,而形之於外,所以必須讀書吸收知識、閱報增進見聞,有了充實的內涵,外表才會流露高雅的氣質,如果沒有內涵,還勉強裝雅士,終歸會露出馬腳,貽笑大方。

傳說民國初年某些打家劫舍的軍閥,也想附會風雅,就鬧出許多笑話。如張宗昌盤據山東後,便學劉邦的〈大風歌〉寫下「大砲開兮轟他娘,威加四海兮回故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之後登蓬萊閣,居然也有詩:「好個蓬萊閣,他媽真不錯,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寫出這種打油詩,還以文武全才自居,出了詩集,豈非「太自我感覺良好」了?

閱報看到四川成都綜北聯合中學校長對全校師生提出「做一個高雅文明的綜北人」,他以「立雅標、學雅規、練雅行、正雅態、揚雅風、頌雅德」六雅期勉師生,對「雅」字的含義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真是創意十足,立意甚佳,如果能收到成果,綜北聯中的師生,當可以雅態立身、雅行處世,堪為他校師生模範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