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dian Century 中印世紀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封面故事以〈China's century--or India's?〉為題報導,在西方各大經濟體步履蹣跚之際,全球希望中國和印度成為救世主。印度政治家拉梅許(Jairam Ramesh)2005年創造了「中印」(Chindia)這個新詞,《時代雜誌》則以The ChIndian Century形容下個世紀中印崛起後兩大經濟體合體的現象。和之前兩岸經濟往來密切被稱為Chiwan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印關係錯綜複雜,兩強相互對立比互為夥伴的時間長,到底誰能勝出?據《時代雜誌》分析,印度的國際形象優於中國。印度的形象是甘地、瑜伽,是一頭溫柔的大象。中國則是可怕的龍,是「地溝油」,是所有人樂於仇恨的國家。
支持印度的人認為,實施自由經濟的印度終將躍居全球第一大新興經濟體,因為經濟永續發展最終取決於創業精神、強大的私人企業、法治和政治開放。支持中國的人則認為,中國實施計畫經濟的威力不容小覷,內需呈爆炸性成長,將晉升為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
Bystander psychology 旁觀心態
廣東佛山不久前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車禍,2歲小女孩悅悅先後被2輛貨車當街輾過,肇事司機逃逸,後來7分鐘共18名路人經過全都漠不關心,直到一名拾荒老婦伸出援手,小女孩終因延誤送醫喪命。個案反映自私冷漠的旁觀心態(bystander psychology)。
無獨有偶,最近前賓州州立大學足球隊助理教練桑達斯基,因在15年間犯下40餘起兒童性侵案被捕。雖然早在2002年,總教練帕特諾就被告知桑達斯基性侵一名男童,但他並未通知警方,因此與校長雙雙被撤職。
《時代雜誌》對這種旁觀心態有感而發問道:Why Some Witnesses to Crime Do Nothing(為什麼眼睜睜看著犯行而未採取任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