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兩岸銀行監理合作會議昨天在中國大陸北京舉行,除了中國大陸銀行業參股台資銀行沒有具體結論外,雙方達成多項共識,較具象徵意義的是,申設中的兩岸互設分行案件,將於年底核准。
根據雙方在會中的共識,台灣最大公股台灣銀行,今年年底前可在大陸設分行,中國大陸的大型官股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同步可於台北設分行並開始營業。
被媒體喻為「金銀會」的「兩岸銀行監理合作平台會議」昨天是第二次舉行,由金管會銀行局長桂先農昨天與大陸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國際部主任范文仲共同召開。
桂先農表示,雙方對於目前申請互設營業據點的案件,基本上都希望盡量爭取在年底前完成核准;但他說,陸銀申請中的來台設置分行案,今年底是核准籌設,但還不能作業務。至於陸銀來台參股,桂先農說,將待下次「金銀會」再行協商。
桂先農表示,大陸也確認在二十一省份對台資銀行提供「綠色通道」優惠服務,台灣的金融銀行業者在這些省分的城市,可優先設據點。對於台資銀行向台商放款涉及的「台商」定義,桂先農指出,大陸將以營業證登記的內容作為認定標準。
台資銀行關切的大陸分行辦理人民幣業務,桂先農說,只要各銀行文件齊備符合規定,提出申請,大陸方面會盡快審核。至於新台幣及人民幣的業務,雙方銀行業只要申請文件齊備,就可盡快審核,但沒有具體時間表。
會談議題圍繞在兩岸銀行業務的相互開放,中小企業放款原本不在討論範圍內,但今年以來,大陸為壓制通貨膨脹,採取多種方式緊縮市場資金,使中小企業資金調度產生不少困難,雙方會中也交換台灣中小企業放款經驗,反而成為會議中相對輕鬆的話題。
對於此次兩岸「金銀會」的成果,有台商認為,這屬「穩中求發展」的共識,真正的突破有限,但雙方也都表達持續開放的善意。一名華南台商表示,兩岸銀行互設分行,只要對方點頭就能核准,雙方「多點幾個頭」,就能加速核准,實在算不上是重大突破,但卻有兩岸更加開放的象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