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兒盟首度針對各縣市國小五年級至八年級學童的學習疲勞程度做調查,發現百分之十二點七、約八分之一的學童有過勞情形,國中比國小要嚴重,每六人就有一人學習過勞,且國小有百分之十一點四、國中百分之二十二點五睡眠時間不足六小時,主要壓力源首選家長,認為制度怎麼改,只要家長態度不變,壓力永遠在。
兒少國是會議落幕,兒少代表希望能延後上學時間至八時,以讓睡眠時間充足,因此兒盟對國中小學童進行「學習過勞調查」。學生作答指出:「課業壓力大,讓我曾想要逃學、裝病、大吼大哭、把課本丟垃圾桶。」孩子最關心的是「希望父母期待減少、不要拿我和別人比較、不要這麼在意成績。」兒童精神醫學會秘書長暨醫師梁歆宜建議:「培養孩子自主規畫學習行程,既能提高學習的專注力,還可以避免身心出問題。」
兒盟調查指出,家長是學習過勞的壓力主來源,其中百分之七十四點八的學生認為家長非常在意課業,百分之四十八點三表示成績若不理想會被責罰,百分之四十三點九的家長喜歡比較子女與同儕的課業,百分之三十五對課業的重視勝過任何事。學生說:「寫完作業後要凌晨一時才能睡,壓力大到想去撞牆」、「想放棄自己」、「如要我喜歡上學,除非不逼讀書、不打人、有自己時間、別補習。」
調查發現,性別、單親、隔代教養、家庭財富等面向與學習疲勞沒有顯著關聯,但年級高低卻與疲勞多寡有關。調查顯示,百分之十五點三的國中生有學習過勞現象,國小是百分之九點三,孩子總是感到「課業負擔過重」、「學習超出身心負荷」、「常為了作業熬夜」。
在睡眠上,國小有百分之十一點四、國中百分之二十二點五睡眠時間不足六小時,睡眠超過八小時的,國小只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五、國中僅百分之十點八,「不知道孩子的身體可以承受這樣的壓力多久?」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五分之一的受訪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懷疑念書的價值,百分之十四的學生因課業壓力出現睡不好的情形,百分之八點八有頭痛、胃痛,百分六點四喪失食慾或暴飲暴食,且有學生表示想自殺。
兒盟認為過勞和睡眠時間少,是一大警訊,呼籲家長給孩子「多一點親子活動、少一點補習才藝;多一點友善,少一點考試;多一點放鬆,少一點比較」。另同步在臉書上募集家長分享「一百個快樂學習的好方法」,提供家長參考。兒盟官網:www.childre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