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瑞士新七大奇景基金會(簡稱N7W)主辦的「新七大世界自然奇景票選活動」,日前落幕,亞馬遜熱帶雨林成為新七大世界自然奇景之一,另外,位於亞馬遜雨林的伊瓜蘇瀑布(Iguazu Falls)也同時進榜,七大奇景裡,亞馬遜雨林就囊括兩個,相當風光。但站在保護雨林的角度,對自然奇景的觀光行銷,是帶來保育風潮?抑或是保育浩劫?
這個活動在台灣一樣是轟轟烈烈的舉辦,政府、民間都為進入「世界新七大奇景」決賽的玉山瘋狂拉票,甚至演變成一場網路灌票的全民運動。最後名單揭曉,玉山沒有勝出,不少國人悵然若失,然而從保育觀點來看,環保人士認為,這對玉山是莫大的好消息。
即使實施總量管制,玉山主峰線是中外聞名的登山路線,每到周休二日或連假,總是人滿為患,造成步道與宿營地擁擠而影響登山品質,且過多的人為干擾結果,每年多達四、五萬人次,已超出高山步道每年最適遊憩承載量的一點七萬人,環境負荷量已超載。部分環保人士質疑,台灣政府機關帶頭鼓勵民眾進行網路投票,曝露的是,對於自然環境資源的思維依舊是觀光行銷、宣傳台灣大於環保意識。
另外,N7W也被許多國家質疑,舉辦新七大世界自然奇景的背後動機在於商業利益,包括印尼與馬爾地夫傳出被收取高額權利金,商業操作的鑿痕處處可見。這與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制定世界遺產是完全不同的理念,世界遺產不只是種榮譽,更是對遺產保護的重要承諾。
回頭再看入選新七大奇景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每年森林消失的面積五萬二千平方公里,是一點四倍大的台灣,且二○一一年消失的雨林土地面積極速上升。諷刺的是,亞馬遜雨林的毀林行動不但沒有節制,反而變本加厲。
巴西政府計畫於二○二○年前,在亞馬遜河流域建造全球第三大的水力發電水壩。亞馬遜雨林雖在七大世界奇景票選活動中風光入榜,但看似榮耀的外表下,卻是以傷痕累累的生態環境為代價。試想,當雨林不復存在,徒有這種虛名又如何?
落選的台灣玉山,應該要慶幸,大家需要關注的是把真正愛惜台灣土地的心意,化為實際行動,而不是點點滑鼠就夠的。
簡珮瑜
(台北市/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