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系列(六)佛光菜根譚14 做事無怨悔

文/林少雯 圖/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2011.11.17
1176觀看次
字級


做事無怨無悔是上等之人;

做事有怨無悔是中等之人;

做事有怨有悔是下等之人。



人,無法獨自生活,要依靠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彼此分工合作,才可能過著無虞匱乏的生活。

在群居的社會裡,每天都會接觸到許多人。除了丈夫和妻子、上有祖父母、父母、叔伯、同儕、同事等,不但很難做到獨善其身,連與人相處都難免時有磨擦。所以我們在做人處事上都要修養自己,以避免衝突。

俗語說,做事難,做人更難。可見做人做事都有學問,不能隨心所欲,想怎樣就怎樣,不顧旁人觀感,那可能會天下大亂。人際關係的經營,除了靠做人的真性情來維繫之外,也要靠做事情的態度。

平日做事的態度,除了負責任、勤快不偷懶之外,也要做到無怨無悔。既然都已經花時間和精力做好它了,還承受了諾大壓力、誤解和委屈,就把每件事都當作是生命中的重要事件看待,無怨無悔的付出,不怨天,不尤人,這可是有修為的上等之人才做得到的。

事情做好了,雖然無悔,但是心中怨氣難消,天天被不平之氣所折磨,這是中等智慧的人,修為還有待加強。

若是邊做邊罵,埋怨東,埋怨西,做了還後悔,這樣的人,是下等之人;因為他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還惹得所有人都討厭他,這種人修養差,稱他笨蛋一點不為過哩!

最近流行一些很有智慧的話:心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心,就是我們的道場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