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最近不少大學校園安全亮紅燈,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黃富源指出,不少大學校園安全硬體相當不錯,但駐警巡邏技巧則有進步空間;他也提醒,學生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避開危險區域。
黃富源表示,他考察多所大學,包括台師大等,校園安全相關硬體、管理等都不錯,但最近仍傳出多起襲胸之狼事件,大學校園需要「止於至善的安全管理」,時時刻刻需要再精進。
他說,學校應該製做校園「黑暗地圖」,也要告訴教職員和學生,避開危險區域。「黑暗地圖」就是校園死角,在硬體上要想辦法補足,減少危險,例如:加裝感應式燈光,經過時,燈會自動亮起,或設置攝影機等。
不少校園都有駐警巡邏,黃富源表示,有的大學駐警人力不足,校園會成立守護隊,加入員工或男同學一起巡邏,因校園是師生共有,成員也會有參與感。
黃富源說,如果只是定時及固定路線巡邏,被歹徒發現後,避開後仍可犯案,巡邏就沒效果。定時、不定時或定線、不定線巡邏是專業技巧,建議大學可向警察局等專業單位學習:有專業巡邏技巧後,即使人力有限,也可發揮大功效。
校園安全光靠學校是不夠的,學生也要自保。黃富源表示,口訣是SAFE。首先是Secure,要主動尋求安全,例如:時間很晚才穿過校園,要結伴同行等;其次是Avoid,也就是躲避危險,若捷徑較危險,就寧願繞道。
第三是Flee逃離災難,如果不幸碰到壞人,要儘量快跑,如果跑不了,就只好欺敵遲延,也就是Engage。黃富源說,例如跟歹徒說身體不好、有病,或可否換地方等,拖延一下,並找機會逃跑。
此外,黃富源也建議大學,建築物雖以教學為目的,設計時如果能兼顧安全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