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有則新聞,高市某明星高中的十六歲張姓學生,持刃狂刺母親,震驚社會。
據其父向警方說,兒子國中時期成績名列前茅;上高中以後,成績退到班上的中後段,父親為此曾責備過兒子,打他手心,後來兒子變得怪怪的。看到這裡,真是令人扼腕。
我自己在國中時期的成績也是班上前幾名,念了北一女之後,排名就大幅落後。幸好我的父母不以為意,媽媽總是說:「身體健康、人格健全比成績還重要。」在我的求學過程中,父母從未給我壓力,我敦促自己努力用功,後來考上第一志願的學校。
記得自學成功的王雲五先生曾說過,他在當學徒時,每次偷看書就會被老闆責罵,此舉反而讓他對書本產生莫大的興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常發現周遭有很多父母,一天到晚緊逼孩子讀書,結果反而引起子女抗拒,造成親子關係緊張,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學生在念高中時,壓力非常大,除了學校老師的督促、還有同學間的競爭以及接連不斷的考試,在在都帶給孩子們極大的心理負擔。為人父母者應發揮同理心,多陪伴、關懷子女,常和他們聊些青少年有興趣的話題,不要只關注成績;在孩子表現不佳時,適時給他們溫暖和包容,讓家庭成為子女的避風港,才能讓他們在遇到挫折之後,還有力量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