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教養情】沒有學生 就沒有老師

郭玉霞  |2011.11.11
1539觀看次
字級

在《天下雜誌》看到一篇報導:台北市一所國中裡,上演老師PK老師的戲碼;這所國中因為學生報到人數少,要減班,必須減五位老師的員額。每位老師都不願意出局,只好殘忍的相互PK,輸的人出局。
最近幾年,國人嬰兒的出生率下降幅度,就像溜滑梯一樣,部分偏遠小學因此收不到學生,面臨廢校的命運,老師們紛紛準備調校。
「沒有學生,就沒有老師,所以老師要感謝學生的存在。」在一個演講的場合,第一次聽到這句令我省思的話。
乍聽之下,這句話和一般社會的認知不大一樣,一般人同意學生要感謝老師的教導,可是通常沒有想到老師也要感謝學生。為什麼呢?因為有人扮演學生的角色,才讓老師的角色得以存在。
想想看,如果孔子沒有七十二位弟子的相隨、記錄他的教誨,因此留下不朽的經典,他又如何成為至聖先師?
在大學院校中,老師們開一門課,如果選修的學生人數沒有到達規定人數的下限,這門課就開不成,我們稱為「倒課」。如果某位老師開的課大都「倒了」,這位老師馬上就面臨生存危機。所以,每個學期的最後一節課,我都會向學生們深深一鞠躬,謝謝他們選我的課,讓我得以扮演老師的角色。

在學校裡,比起行政人員和老師,學生是相對的弱勢團體。老師們可以大聲爭取自己的權益,甚至用罷教為手段,忽視學生的受教權。但是,在罷教的同時,老師們似乎都忘了「學生」才是他們得以存在的理由。

有時,老師們在上課時,為了顧及自己的方便,省略了該有的步驟,而損及學生學習的品質;或是因為處理私事而放任學生自習;老師們有這些行為,都是自大地忘了:「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

老師如果能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學生;因為有了他們,讓自己得以擔任教師的工作,相信教育品質、師生關係會因此而好很多。

除了師生關係之外,社會上其他職業關係的存在,也都是相同的道理。例如:醫生與病人、作家與讀者、店家與買家。作家隱地前些年在某報寫了一年的專欄,在告別的最後一篇文章中寫著:「我親愛的讀者,謝謝你讀了我一年,更感激你把眼睛借給我,這是我生命中最光亮的一年,讓我再一次向你鞠躬致謝。」看到這一段話,我彷彿看到他鞠躬的身影,不禁會心一笑。(本專欄隔周五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