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了新竹偏鄉一所小學,發現這學校跟我幾年前來時很不一樣,校園整潔了,孩子有禮貌了,見到訪客會打招呼,進出教室還會排隊,我正在驚訝時,校長出來了,原來換了新校長。
校長告訴我,整潔為強身之本,環境不乾淨,孩子會生病。所以他自己帶頭,領著孩子一起打掃,校長深知「破窗效應」原理:只要一髒就會更髒,大家都想:反正也不多我一張紙屑,但是乾淨時,就不好意思弄髒,尤其是自己把它打掃乾淨的,會更加愛惜。他說他曾替一個學生買了一張新書桌作獎勵,他去家訪時,發現鐵皮屋內到處堆滿了東西,只有學生的書桌上是整齊的,他很感動,學生是可以教的。
這個學校很小,沒有運動空間,但是他知道運動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對過動兒更有療效,他就叫學生跑山,每天都圍著部落的外圍跑一圈,不守紀律的學生則多跑幾圈,他自己也陪著跑。當校長陪跑時,那種「害校長受苦」的感覺使學生心生慚愧,而不是怨恨,這會使孩子下次不再犯規。在跑時,總會遇到部落的族人,這對孩子也有警惕作用,因為每個人都愛面子,小孩也是。因此,沒打沒罵,他很快把孩子的紀律帶起來了。
當然,用鞭子也要有胡蘿蔔,山上的孩子凡是要用錢買的東西都比較匱乏,糖果餅乾是他們的最愛,校長用這個作獎勵,使學生打掃和做功課都特別賣力。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就變成生活的態度了。
我們中午留下來跟他們一起吃營養午餐,山上的高麗菜非常好吃,我們吃光光,校長還請校工去河裡釣了苦花魚來添菜。苦花魚必須在很乾淨的水裡才能存活,所以能釣到苦花魚表示溪流已經乾淨了。
我在回程的路上想,事在人為,一個校長有心,就能做出這樣大的改變。他會成功主要是他以身作則,凡事自己打頭陣,所以老師會服他;第二,他有擔當,像美國杜魯門總統一樣「The buck stops here」,責任自己擔,功勞給人家,團體精神就出來了。
其實做領袖並不難,但是一定要有超高的品德,如果自己道德有瑕疵,別人就不會服你了,這次的農舍豪宅事件就是一個例子。在這社會上,以錢服人是暫時的,錢沒有了,人家就不理你了;以權服人更是短暫,一下台,門前冷落車馬稀。但是以品德服人是長久的,我看到這學校的老師都很敬愛校長,他的話,他們會努力去執行。只是這位校長任期只到明年七月,換了新校長以後是什麼情形就不知道了。
台灣為了防弊,常常犧牲教育的目的,倒洗澡水時,把嬰兒也倒出去了。其實為何不能好好落實評鑑,讓好的校長留下來呢?一直換校長,對學校和學生都不利,新官上任三把火,老師們每天忙新政都忙不完了,遑論教學。尤其教育是無法立竿見影的,常常一個理念尚未落實,校長又調走了。這些教育上的問題,教育官員不能再用「這是制度」來搪塞,制度是人訂的,人也能改變它。
中華民國正邁向新的一百年,我們應該藉這個機會除弊興利,把台灣帶到更好的未來。